[发明专利]航空用FC-AE总线实时监听与完整记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6123.1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白仲斐;马小健;孙科;魏国波;宫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10/075 | 分类号: | H04B10/07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fc ae 总线 实时 监听 完整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涉及总线数据采集及存储技术。
背景技术
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FC-AE)将通道传输的高速性和网络传 输的灵活性两种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以在统一网络上运行当前流行的 通道标准和网络协议。具有延迟低、高带宽、高可靠性等优点,已成 为现代航空电子系统的新型数据总线。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于F-35、 F-22等飞机。因此,对FC-AE总线实时监听及完整记录的技术验证, 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航空用FC-AE总线实时监听 与完整记录装置,可自主完成1.0625-2.125GbpsFC-AE总线数据的全 线监听、分析、记录等技术难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航空用FC-AE总线实时监听与完整记录 装置,包括:
光纤数据接收模块(21)、主控制器模块(22)、数据处理模块(23)、 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3);
光纤数据接收模块(21),分别与主控制器模块(22)和数据处 理模块(23)连接,将来自机载FC网络系统的被监控数据分别发送 给主控制器模块(22)和数据处理模块(23);
数据处理模块(23),与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连接,对被监 控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将解析数据发送给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
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存储来自数据处理模块(23)的解析 数据;
主控制器模块(22),与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3)连接,挑选光 纤数据接收模块(21)接收的被监控数据发送给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 (3);
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3),将来自主控制器模块(22)的被监控 数据遥测传输给实时监听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自主完成1.0625-2.125GbpsFC-AE 总线数据的全线监听、分析、记录等技术难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航空用FC-AE总线实时监听与完整记录装置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用FC-AE总线实时监听与完整记录装置,如 图1所示,包括:
光纤数据接收模块(21)、主控制器模块(22)、数据处理模块(23)、 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3);
光纤数据接收模块(21),分别与主控制器模块(22)和数据处 理模块(23)连接,将来自机载FC网络系统的被监控数据分别发送 给主控制器模块(22)和数据处理模块(23);
数据处理模块(23),与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连接,对被监 控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将解析数据发送给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
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存储来自数据处理模块(23)的解析 数据;
主控制器模块(22),与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3)连接,挑选光 纤数据接收模块(21)接收的被监控数据发送给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 (3);
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3),将来自主控制器模块(22)的被监控 数据遥测传输给实时监听系统。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机载FC网络系统1:主要由交换网络11、监控端口12及连接端 口13构成,机载航空电子设备与综合核心处理机构成一个交换网络 11。通讯方式为:采用多模光纤,波长为62.5μM光波实现航空电子 设备通过连接端口13与交换网络11之间的信息传输。对试飞用的总 线消息(Msg_ID)通过端口映射的方式传输至网络处理模块中的监控 端口12。
FC-AE总线监听及记录设备2:包括光纤数据接收模块21、主控 制器模块22、数据处理模块23、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电源模块25。 电源模块25保障设备的供电,主控制器模块22挑选光纤数据接收模 块(21)接收的被监控数据,光纤数据接收模块21能够实现FC-AE 总线被监控数据的传输,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3将监控的数据进行解 析,最后通过高速固态存储模块24将解析的数据帧消息进行完整记 录,同时,利用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3将主控制器模块22挑选的被 监控数据的关键参数,以符合UDP协议的以太网数据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6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