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梯轿厢重量的自动显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31230.5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姚红专;姚红岩;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沃斯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梯 重量 自动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轿厢重量的自动显示系统,属于电梯管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传统的电梯由轿厢,电力拖动系统、拽引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由此实现轿厢的向上或向下,由此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方便了高层中人们的上下楼。
尽管电梯在生活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其在实施时仍然存在缺陷。如轿厢在上行或下行过程中,无法及时的获知轿厢内人体的重量,而在轿厢停靠在楼层上时,只能在人全部站入轿厢后才能获知轿厢是否超载,并且对于在楼层上等候的人群也无法实时获知轿厢内剩余的重量值,由此提前获知电梯剩余的载重量,降低了轿厢的运行效率,导致在每层中装载的时间过长,因此不能智能化的实现轿厢重量的检测和显示。
而在中国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重量显示电梯载重板,申请号为201220085612.1,申请日为2012-03-01的文件中,记载了“一种重量显示电梯载重板,包括载重箱,其特征是在载重箱底部内侧设有平板秤,平板秤前侧边缘设有重量显示盘,重量显示盘上设有透明保护罩”,由此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轿厢内重量无法检测的问题,通过采用这种简单结构,使用方便,能够提前预测电梯载重重量,减轻了电梯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由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轿厢的显示功能。但是,尽管如此,该种电梯仍然无法将检测到的重量值反馈给各楼层中等候人群,导致轿厢在到达对应楼层是,等候的人群仍然需要全部站入轿厢后才能获知是否超载,无法对等候的人群提前进行重量测量。
而在中国发明申请名称为一种带承重显示的电,申请号为201410026361.3,申请日为 2014-01-21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带承重显示的电梯,包含电梯本体、重量感应器、控制MCU和显示模块,所述重量感应器设置在电梯本体的底部,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电梯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控制MCU用于将重量感应器测量到的重量、电梯总承重能力以及还能继续承载的重量显示在显示模块上”,由此来解决轿厢无法进行重量检测的问题,可以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有效的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具有较大的实用性。但是,同样的,该种电梯仍然无法将检测到的重量值反馈给各楼层中等候人群,导致轿厢在到达对应楼层是,等候的人群仍然需要全部站入轿厢后才能获知是否超载,无法对等候的人群提前进行重量测量。
综上,现有的电梯轿厢只具备检测功能,而无法及时将检测的重量值与承载值对比,获得差值,不能及时的提供给各楼层中等候人群,并且进一步地不能对等候人群进行重量测量,因此降低了整个系统的使用效率,导致轿厢停靠在楼层的装载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梯轿厢重量的自动显示系统,实现电梯轿厢的自动检测重量和显示。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重量的自动显示系统,包括:设置于轿厢上的平板称、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以及设置于楼层上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平板称设置于轿厢底部,用于获得轿厢内的重量作为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获得的重量与承载最大重量相比,计算得到差值后由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将差值进行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差值后输入第二控制模块,由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显示模块将差值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楼层上的承重检测板、重力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其中所述承重检测板设置于电梯厅门处,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于承重检测板的下方;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模数转换器相连,用于获得楼层上电梯厅门处等候人群的重量;所述数模转换器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获得的等候人群的重量由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反馈至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反馈重量值在差值范围内时,控制轿厢优先到达对应楼层。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重检测板由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为AT89C51型单片机。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沃斯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沃斯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1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测速方法、系统以及电梯低速启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汽车电梯控制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