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聚合物电池高温化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1056.4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陈威;王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力嘉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聚合物电池 高温 化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锂聚合物电池高温化成工艺。
背景技术
锂聚合物电池由于具有诸多优势,例如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低的自放电率,因而在便携式电器中得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如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摄录机以及类似的小型电子设备。
在锂聚合物电池电芯制作过程中,电池化成是最为重要的工序,现有技术中,电池化成的工艺步骤通常有:(1)电池活化前烘烤;(2)电池活化;(3)电池上柜预充;(4)电池下柜上夹具烘烤;然而,上述工艺步骤是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并且需要来回逐一地对电池进行装卸,如此,不仅耗费人力,并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锂聚合物电池高温化成工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池化成工艺耗费人力并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锂聚合物电池高温化成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1)电池上夹:将锂聚合物电池摆放到压力烘烤机内的专用夹具上,该压力烘烤机的运行参数由计算机控制,专用夹具包括有支撑架以及驱动缸体,该驱动缸体设置于支撑架的顶部,该支撑架内上下叠设有多个层板,每一层板上均设置有多对极耳夹子,每一对极耳夹子之间串联连接在一起,锂聚合物电池放置在层板上,锂聚合物电池的极耳由对应的极耳夹子夹住;
(2)电池活化:开启压力烘烤机,专用夹具接通电源,使得各个锂聚合物电池串接在一起进行活化,同时,将压力烘烤机内的温度控制在50℃,湿度RH控制在30%,活化时间为12-18H;
(3)电池预充:首先,计算机控制用0.05C恒流充电2H,接着,计算机控制用0.1C恒流充电4H;
(4)电池压缩:断开电源,由计算机控制驱动缸体工作对各个层板进行抵压,使得各锂聚合物电池厚度缩小0.1mm;
(5)电池烘烤:计算机控制将压力烘烤机内的温度升高至85℃对锂聚合物电池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6H,烘烤完毕后,将锂聚合物电池从专用夹具取下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层板包括有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放置板,锂聚合物电池放置于放置板上,且放置板与基板之间夹设有硅胶发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发热片包括有电热合金丝、感热层、铜合金信号线以及耐热树脂层,该感热层包覆在电热合金丝外,该铜合金信号线绕在感热层外,该耐热树脂层包覆在铜合金信号线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感热层为尼龙感热层或特种塑料感热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缸体为气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采用专用夹具,并配合各个极耳夹子并串联连接,当锂聚合物电池装上时,各个锂聚合物电池串联在一起,使得电池活化、电池预充、电池压缩以及电池烘烤等工序均可在压力烘烤机内的专用夹具上进行,无需来回逐一装卸电池,以减少人工耗费,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对锂聚合物电池进行高速和高质量的化成作业,并且一台设备便可完成多个作业工序,取代了传统之采用多台设备的方式,有效节省了设备投入,为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压力烘烤机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专用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专用夹具之层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极耳夹子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锂聚合物电池 20、专用夹具
21、支撑架 22、驱动缸体
23、层板 231、基板
232、放置板 24、极耳夹子
100、压力烘烤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揭示一种锂聚合物电池高温化成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力嘉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力嘉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1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