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压路机的自动调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7971.6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程炜;杨明;姚凯;朱琴;许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工无锡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4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压路机 自动 调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的自动调频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一般只有两种,根据实际的设计而定,且其值固定不变,这样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使得整车的行驶速度不能做到一直恒定不变,这样如果在压实过程中振动频率仍然一直不变的话,行驶速度快的压实路段就会较行驶速度慢的压实路段的压实效果较差,由此部分厂家就提出了速频管理压实系统概念,即振动频率可以随整车的行驶速度的改变而改变,这样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速度压实路段压实效果的差异,而本发明中改进型的速频管理压实系统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压实路段压实厚度的检测,由于施工过程中路面的压实层的厚度不可能做到均匀,因此在对频率的调节就需要考虑实际压实层的厚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振动压路机的自动调频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压路机的自动调频系统,包括振动开关单元,其输出端与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连接,用于选择钢轮的振幅;
速度传感器,其输出端与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振动压路机的行驶速度v,并将该行驶速度v的电信号传输给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
加速度传感器,其输出端与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钢轮的振动加速度a,并将该振动加速度a的电信号传输给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
速频管理控制器,其用于将所述行驶速度v的电信号和振动加速度a的电信号按设定的函数f(v,a)运行计算,以得到一个最优振动频率值f0、以及一个用于使振动泵达到所述最优振动频率值f0工作时的理论电压信号值U0,该理论电压信号值U0将由所述速频管理控制器传输到电比例振动泵的电磁阀单元;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速频管理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的频率传感器,其用于采集钢轮的实际振动频率信号f1,并将该实际振动频率信号f1反馈给所述速频管理控制器,由所述速频管理控制器按该实际振动频率信号f1对其输出的理论电压信号值U0进行修正,从而使实际振动频率信号值f1达到最优振动频率值f0;进而由所述速频管理控制器输出一个修正后电压信号值U1,使得自动调频系统形成一个闭环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开关单元由小振动开关和大振动开关并联构成。
进一步的,当振动泵为单线圈时,所述电磁阀单元采用单个的振动电磁阀进行驱动工作;当振动泵为双线圈时,所述电磁阀单元采用两个相并联的振动电磁阀进行驱动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随着压路机的行驶速度v及路面压实层的厚度δ变化而变化,实现对振动压路机震动轮的自动调频,能够有效的提高压实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单线圈振动泵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双线圈振动泵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的自动调频系统,包括振动开关单元7,其输出端与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3连接,用于选择钢轮的振幅;
速度传感器1,其输出端与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振动压路机的行驶速度v,并将该行驶速度v的电信号传输给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3;
加速度传感器2,其输出端与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钢轮的振动加速度a,并将该振动加速度a的电信号传输给下述速频管理控制器3;
速频管理控制器3,其用于将所述行驶速度v的电信号和振动加速度a的电信号按设定的函数f(v,a)运行计算,以得到一个最优振动频率值f0、以及一个用于使振动泵达到所述最优振动频率值f0工作时的理论电压信号值U0,该理论电压信号值U0将由所述速频管理控制器3传输到电比例振动泵的电磁阀单元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工无锡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工无锡路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7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