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直肠炎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25606.1 申请日: 2014-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4435171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发明(设计)人: 林亚梅 申请(专利权)人: 林亚梅
主分类号: A61K36/71 分类号: A61K36/71;A61K9/48;A61P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2804 福建省泉***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直肠炎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直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广义而言,发生在直肠的炎症均可称为直肠炎。常见的直肠炎主要表现为肛门下坠感、腹泻、里急后重;血便、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直肠炎轻者仅黏膜发炎,重者炎症累及黏膜下层、肌层,甚至直肠周围组织;有时只是部分直肠受累,有时直肠全部甚或累及肛门。急性直肠炎长期不愈,则变为慢性直肠炎。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肠炎宁为主,如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氧氟沙星甲硝唑等),配合口服丽珠肠乐、得舒特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但治疗效果欠佳。直肠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祖国医学虽未有本病的病名,但古代医家在“泄泻”、“肠风”、“肠澼”、“休息痢”、“久痢”等病证范畴记载中,即包括有腹痛、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类似于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病因有脾失健运、寒湿内蕴、气滞血瘀等因素所致,本病最基本的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运化失常。故在治疗时以健脾补肾、疏肝为主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穿石藤【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凹脉马兜铃的全株。【生境分布】四川、云南。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瘀肿疼痛;肠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摘录】《中华本草》

大金香炉【别名】假豆稔、豹牙郎、石老虎、天红地白、开口枣、白爆牙郎、马缨花、茶罐叶【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展毛野牡丹的根或叶。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于6-7月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行气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脘腹胀痛,肠炎,痢疾,肝炎,淋浊,咳血,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痛经;白带;疝气痛;血栓性脉管炎;疮疡溃烂;带状疱疹;跌打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绞汁涂或研末敷。【摘录】《中华本草》

回回蒜【别名】水胡椒、蝎虎草、黄花草、土细辛、鹅巴掌、水杨梅。【来源】为毛莨科植物茴茴蒜的全草。夏季采收,常鲜用或晒干用。【性味】味辛;苦;温;有毒。【功能主治】解毒退黄;截疟;定喘;镇痛。主主治肝炎;黄疸;肝硬化腹水;疮癞;牛皮癣;疟疾;哮喘;牙痛;胃痛;风湿痛。【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外敷患处或穴位,皮肤发赤起泡时除去,或鲜草洗净绞汁涂搽,或煎水洗。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诃子【别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微毛诃子的果实。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选晴天采摘。采收的成熟果实,晒干或烘干即市辖区化材诃子。采收未木质化的幼果,放入水中烫2-3min后,取出晒干即为藏青果。【性味】味苦;酸;涩;性平。【功能主治】敛肺;涩肠;下气;利咽。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摘录】《中华本草》

升麻【别名】周升麻、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来源】为毛莨科植物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栽培4年后采收,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出根茎,去净泥土,晒至八成干时,用火燎去须根,再晒至全干,撞去表皮及残存须根。【生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性味】味辛;甘;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主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升阳,3-6g,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或淋洗。【摘录】《中华本草》

大黄草【别名】大红草、白叶【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性味】味苦;微辛;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急性支气管炎;肠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摘录】《中华本草》

秦皮【别名】岑皮、(木岑)皮、樊槻皮、秦白皮、(木寻)木皮、蜡树皮【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大叶梣、尖叶梣、白蜡树和宿柱梣的树皮。栽后5~8年,树干直径达15cm以上时,于春秋两季剥取树皮,切成30~60cm长的短节,晒干。【性味】苦;涩;性寒。【归经】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湿热泻痢;带下,目赤肿痛;睛生疮翳;肺热气喘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或取汁点眼。【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亚梅,未经林亚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5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