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1360.0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付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32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表 接线 端子 cf 插件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具体是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电能表的接线端子按装时是电线与端子采用间隙配合压接式连接,在按装过程中耗时费力,同时在批量按装时个别紧固件经常未紧固及紧固不到位而造成接触不良等原因发生烧坏电能表的问题,造成损失。而该发明颠覆了原压接式结构,采用了过盈多鼓式导电传动机构,经传动机构传动,使电能表端子和传动机构上部的接插件一次性接触,接触面可靠牢固,温升低,又不产生压接线方式的未紧固事故,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过盈多鼓式导电传动机构,使电能表端子和传动机构上部的接插件一次性接触,接触面可靠牢固,温升低,又不产生压接线方式的未紧固事故,而且拆装时所需的插拔力仅数十牛,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拆装效率。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包括端钮盒(1)、螺杆(2)、垫片(3)、盖板(4)、压板(5)、齿条(6)、接线柱(7)、内牙齿轮(8)、鼓簧(9)、鼓簧盖(10),所述端钮盒(1)的右侧有一个小圆孔,小圆孔左边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垫片(3)正好可以嵌入凹槽中,垫片(3)上的圆孔和端钮盒右侧小圆孔高度大小一致,使得螺杆(2)正好穿过小圆孔和两个垫片(3);所述盖板(4)用来盖住端钮盒(1)的上端部分;端钮盒(1)下端部分设有一个长方形凹槽,所述齿条(6)正好嵌入该凹槽,齿条(6)内部设有内螺纹结构,螺杆(2)穿过垫片(3)与齿条(6)螺旋连接在一起;所述压板(5)上下两边各设有五个螺纹孔,端钮盒(1)下端部分也设有和压板(5)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四个接线柱(7)分别插入端钮盒(1)下端的四个孔中,将接线柱(7)上端的内牙齿轮(8)按压到齿条(6)上,使得两者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鼓簧(9)在内牙齿轮(8)的上方,鼓簧盖(10)抵住鼓簧(9);其特征在与:所述垫片(3)的圆孔高度大小和端钮盒(1)右侧小圆孔的高度大小一致,相互吻合。
所述的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用来起到稳固螺杆的作用。
所述的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6)的内螺纹结构和螺杆(2)的螺纹结构相互吻合,可以通过螺旋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的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通过螺丝连接与端钮盒(1)固定在一起,用来压住齿条(6)。
所述的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可以做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带动齿条(6)向右或向左移动。
所述的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6)向右或向左移动,带动内牙齿轮(8)做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使内牙齿轮(8)做向上或向下移动。
所述的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簧(9)采用薄铜片制成,受内牙齿轮(8)的挤压,其长度和外径会发生改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普通的过盈配合在多电极拆装时的用力强度大,拆装太费劲的问题,在普通过盈配合下多个电极同时插拔时,用力强度在数百牛至数千牛之间,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拆装时的插拔力仅数十牛,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拆装效率,并安全性能超过了普通压接式配合与过盈配合的各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CF-D-Ⅱ插件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付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付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1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