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0977.0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B27K7/00 | 分类号: | B27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012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软木 变为 硬木 方法 | ||
1.一种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高温高压处理:将软木在一定温度下,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b.续压处理:将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施加一定压力,进行续压处理;
c.高温减压处理:将经过续压处理后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减压处理;
d.降温恒压养生处理:将经过高温减压处理后的软木,在恒压下,进行降温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木是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高温高压处理;所述软木预处理,是将软木加工成板材,进行干燥,控制板材的含水率,干燥后的板材进行定位砂光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软木预处理:将软木加工成板材,进行干燥,控制板材的含水率,干燥后的板材进行定位砂光处理;
b)高温高压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密闭空间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c)续压处理:将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施加一定压力,在密闭空间进行续压处理;
d)高温减压处理:将经过续压处理后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在密闭空间进行减压处理;
e)降温恒压养生处理:将经过高温减压处理后的软木,在恒压下,在密闭空间进行降温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预处理后的软木经过蒸汽预热养压处理后,再进行高温高压处理;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软木预处理:将软木加工成板材,进行干燥,控制板材的含水率,干燥后的板材进行定位砂光处理;
2)蒸汽预热养压处理:向经过预处理后的软木所在空间内通入一定时间和温度的蒸汽;
3)高温高压处理:将经过蒸汽预热养压处理后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且在间隔或连续通入蒸汽的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处理,通入蒸汽的时间不大于高温高压处理的时间;
4)续压处理:将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施加一定压力,并且在间隔或连续通入蒸汽的条件下进行续压处理,通入蒸汽的时间不大于续压处理的时间;
5)高温减压处理:将经过续压处理后的软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减压处理;
6)降温恒压养生处理:将经过高温减压处理后的软木,在恒压下,进行降温处理。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处理过程中,温度为120-150℃,压力为15-35kg/cm2,高温高压处理的时间为3-10min;优选地,所述续压处理过程中,温度为160-190℃,压力为15-35kg/cm2,加压速度为50-80mm/min,续压处理的时间为4-10min;优选地,所述高温减压处理过程中,温度为150-200℃,高温减压处理的时间为2-10min,将压力减到5-15kg/cm2;优选地,所述降温恒压养生处理过程中,降温恒压养生处理的时间为2-7min,恒压为标准大气压,将温度降到室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预热养压处理过程中,通入蒸汽的温度为120-200℃,通入蒸汽的时间为2-10min;优选地,所述高温高压处理过程中,通入蒸汽的时间为3-10min,通入蒸汽的温度为140-170℃;优选地,所述续压处理过程中,通入蒸汽的时间为4-10min,通入蒸汽的温度为100-15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板材的含水率为5%-7%。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板材的含水率为12%-17%。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应用软木压密变为硬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处理和续压处理步骤还包括通入不同颜色的蒸汽和/或不同气味的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09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