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灯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0904.1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8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强;钦英;马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20 | 分类号: | B60Q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灯 控制 方法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雾灯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雾灯,一般包括前雾灯和后雾灯,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部和后部,用于在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前雾灯的位置比前照灯稍低,一般发出的是明亮的黄色灯光,因为雾天能见度低,驾驶员视线受到限制,黄色光的穿透力较强,可提高驾驶员的能见度。后雾灯多发出较强的红色灯光,主要用于在雾、雪、雨或尘埃弥漫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使后方车辆中的驾驶员及时发现前方车辆。
目前,雾灯的开启通常依靠驾驶员手动操作,在汽车方向盘附件或者仪表盘上设置有专门的雾灯按键或者旋钮,按下相应的按键或旋转旋钮至相应位置,即可点亮汽车的前雾灯或后雾灯。
现在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雾灯的开启或关闭仅靠驾驶员手动操作,而目前很多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遇到大雾或者雾霾天气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开启汽车的雾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灯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雾灯控制进靠驾驶员手动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灯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能见度传感器发送的能见度信息;
接收光敏传感器发送的光照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能见度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判断当前行驶环境,并根据当前行驶环境控制雾灯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能见度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判断当前行驶环境,并根据当前行驶环境控制雾灯开启或关闭,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能见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光照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所述能见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雾灯中的前雾灯关闭,并控制所述雾灯中的后雾灯开启。
进一步地,若所述能见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前雾灯和后雾灯均开启。
进一步地,若所述能见度大于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前雾灯和后雾灯关闭。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能见度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判断当前行驶环境,并根据当前行驶环境控制雾灯开启或关闭之前,还包括:
接收车速传感器发送的车速信息;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能见度信息和光照强度信息,判断当前行驶环境,并根据当前行驶环境控制雾灯开启或关闭,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能见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光照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阈值、所述车速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若所述能见度小于第一阈值、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车速大于第三阈值,则控制所述雾灯中的前雾灯关闭,并控制所述雾灯中的后雾灯开启。
进一步地,若所述能见度小于第一阈值、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车速大于第三阈值,则控制所述前雾灯和后雾灯均开启;
若所述能见度大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车速小于第三阈值,则控制所述前雾灯和后雾灯均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雾灯控制装置,包括:能见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控制器和雾灯;
其中,所述能见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能见度信息;
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光照强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雾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能见度信息和光照强度控制所述雾灯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雾灯包括安装在前保险杠上的前雾灯和安装在车身后部的后雾灯。
进一步地,所述雾灯控制装置还包括:车速传感器;
所述车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车速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灯控制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灯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中,通过接收能见度传感器发送的能见度信息以及光敏传感器发送的光照强度信息,可以对当前行驶环境作出判断,并根据当前行驶环境控制汽车的雾灯开启或关闭,能够实现雾灯的自动开闭,避免了因驾驶员忘开雾灯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雾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雾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雾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0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