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氨氮降解复合菌种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0783.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曾凡付;薛俊峰;唐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王志刚 |
地址: | 830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降解 复合 菌种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氨氮降解复合菌种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高浓度氨氮废水来源甚广且排放量大。如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将增加处理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环保领域和全球范围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涉及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如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等方法。生物法去除氨氮是在指废水中的氨氮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生物法脱氮的工艺有很多种,但是机理基本相同。都需要经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参与的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由硝酸菌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自养菌,它们利用废水中的碳源,通过与NH3-N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反应方程式如下:亚硝化:2NH4++3O2→2NO2-+2H2O+4H+,硝化:2NO2-+O2→2NO3-。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废水中逸出,由于反硝化菌的作用,将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以甲醇为碳源为例,其反应式为:6NO3-+2CH3OH→6NO2-+2CO2+4H2O,6NO2-+3CH3OH→3N2+3CO2+3H2O+6OH-。由于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这两类菌的能量利用率不高,故生长较缓慢,其平均代时在10小时以上。由于其生长较为缓慢,并且对生存环境恶劣因素的冲击耐受性较差,因此,由于污水中的营养因素与菌种培养的因素差别很大,若将菌种产品直接投加到污泥中,菌种产品中,部分菌种会由于不适,造成菌种资源的流失,剩余的菌种处于适应阶段,其氨氮的去除能力较低,不能快速达到高效去除氨氮的目的。根据使用经验菌种从加入污泥到其处理能力稳定需要40-50天左右,效率较低,并且当系统再次受到冲击后,仍需购买菌种并且经历40-50天的适应期。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菌种的使用技术,使得菌种能快速适应所需处理污水的水质,提高菌种的使用效率,并且提供良好的保存手段,当系统受到冲击或出现菌种流失时,及时的能够进行投加,不需另行购买,大大节省了购买菌种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氨氮复合菌种的培养方法。使用此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氨氮菌种加入污泥的起效时间,并且经过适当的保存,当再需要使用投加菌种时可快速投加使用,不需要再重新对菌种进行驯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氨氮降解复合菌种的培养方法,该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取进入生化池待降解的氨氮废水,经过滤、脱色、出油预处理后,用蒸馏水稀释制备成10倍、8倍、5倍、2倍及0倍废水稀释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0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装式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