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茶粉的加工方法及产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05272.1 申请日: 2014-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4397288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1
发明(设计)人: 陈祥平;程明;吴健辉;刘露民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代理人: 刘东
地址: 610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桑茶粉 加工 方法 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茶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桑茶粉的加工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证明,桑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1993年国家卫生部确认:桑叶“药食同源”。桑叶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它能降压、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治糖尿病。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祛斑、养颜、抗衰老等功能。现代研究发现,桑叶干物含粗蛋白25-45%,碳水化合物20-25%,粗脂肪5%,以及丰富的钾、钙和维生素C、B1、B2、A等,还有各种微量元素铜、锌、硼、锰等物质。桑叶中含有蜕皮固酮,羽扁豆酮以及芸香甙、桑甙等许多氨基酸、维生素、绦原酸、叶酸、延胡索酸、内消旋肌酸、植物雌激素、酚类化合物等人体所需物质,具有抗应激、抗衰老、抗肿瘤、增强肌体耐力,调节肾上腺素功能等效果。但是,现有的桑叶茶只能用开水泡着喝,不能方便的添加在很多食品中作为食品的添加物而广泛使用。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种抹茶粉,它作为食品的添加物已有一定的应用,但它一方面缺乏桑叶茶的特有优点,另一方面也因价格太高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保留桑叶清香和颜色、价格低、能方便添加在其它食品中的一种桑茶粉的加工方法及产品。其技术方案为:将采摘挑选好的桑叶先进行清洗,清洗好的桑叶进行加热脱水,然后进行杀青,杀青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的桑叶进行揉练脱梗,最后将脱梗后的桑叶茶粉碎至规定的粒度即成桑茶粉。

所说的加热脱水,其通入的热风温度为120-180℃。

所说的杀青,其温度为300-360℃。

所说的二次烘干,其温度为230-280℃。

所说的揉练脱梗,其转速为20-30转?分,压力为0.5-1公斤。

所说的桑茶粉的粒度为120-360目。

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桑茶粉,不但保持了桑叶茶的有效成份,而且由于除去了含长纤维的桑叶梗,其粒度可以更细,可以任意添加于任何食品中,并可以随时口服,加之桑叶原料成本低,其价格与抹茶粉相比也大幅下降。完全达到了本发明的能保留桑叶清香和颜色、价格低、能方便添加在其它食品中的发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桑茶粉的加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将采摘挑选好的桑叶先进行清洗,清洗好的桑叶进行加热脱水,然后进行杀青,杀青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的桑叶进行揉练脱梗,最后将脱梗后的桑叶茶粉碎至规定的粒度即成桑茶粉。所说的加热脱水,其通入的热风温度为120℃。所说的杀青,其温度为300℃。所说的二次烘干,其温度为230℃。所说的揉练脱梗,其转速为20转?分,压力为0.5公斤。所说的桑茶粉的粒度为120目。

实施例2,一种桑茶粉的加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将采摘挑选好的桑叶先进行清洗,清洗好的桑叶进行加热脱水,然后进行杀青,杀青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的桑叶进行揉练脱梗,最后将脱梗后的桑叶茶粉碎至规定的粒度即成桑茶粉。所说的加热脱水,其通入的热风温度为150℃。所说的杀青,其温度为330℃。所说的二次烘干,其温度为260℃。所说的揉练脱梗,其转速为25转?分,压力为0.8公斤。所说的桑茶粉的粒度为240目。

实施例3,一种桑茶粉的加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将采摘挑选好的桑叶先进行清洗,清洗好的桑叶进行加热脱水,然后进行杀青,杀青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的桑叶进行揉练脱梗,最后将脱梗后的桑叶茶粉碎至规定的粒度即成桑茶粉。所说的加热脱水,其通入的热风温度为180℃。所说的杀青,其温度为360℃。所说的二次烘干,其温度为280℃。所说的揉练脱梗,其转速为30转?分,压力为1公斤。所说的桑茶粉的粒度为360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5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