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9128.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程万丁;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吉爱倍万达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C21D1/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何军;方为强 |
地址: | 2144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滚道 淬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的生产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轴承的重要部件,在工作时承受拉伸、压缩、剪切、弯曲、交变等复杂应力,而且应力值较大。这就要求轴承套圈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及一定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度,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通常需要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提高轴承套圈的综合力学性能。轴承套圈滚道的尺寸精度及硬度、耐磨性对于整个轴承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一般采用盐浴整体加热淬火, 但轴承套圈热处理后变形较大,给后续加工带来困难,零件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工艺流程合理,减小轴承套圈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方便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减少废次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 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7~15秒;加热后预冷1~3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60°C~200°C,时间为3~6小时。
进一步的:
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加热时间为9秒。
所述加热后预冷时间为2秒。
所述回火温度为180°C,时间5小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工艺流程合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加回火的工艺,减小轴承套圈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方便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减少废次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轴承套圈毛坯锻件经粗加工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 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9秒;加热后预冷2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80°C,时间为4小时。经检测,硬度为64~65HRC,淬硬深度2.7~3.2毫米。
实施例2、
轴承套圈毛坯锻件经粗加工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 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15秒;加热后预冷3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200°C,时间为5小时。经检测,硬度为64~66HRC,淬硬深度3.0~3.6毫米。
实施例3、
轴承套圈毛坯锻件经粗加工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 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7秒;加热后预冷1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60°C,时间为6小时。经检测,硬度为63~65HRC,淬硬深度2.5~3.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吉爱倍万达精工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吉爱倍万达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模式电容倍增器电路
- 下一篇:收发通道共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