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敏感器软件在轨维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7494.3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6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纾;杨勤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跃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敏感 软件 维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敏感器软件在轨维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星敏感器应用软件与在轨维护软件进行区;步骤二,将FLASH存储区按子块方式进行划分,实现各子块的CRC校验,并将计算结果下传,以确定当前计算子块是否出现故障;步骤三,在轨维护软件可实现任意FLASH地址的在轨编程;步骤四,星敏感器应用软件利用代码重定向技术,指定函数模块的运行地址,通过数据包的地面上注,可实现函数功能模块的整体替换。本发明降低卫星平台在轨编程的难度,提高产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护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星敏感器软件在轨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星敏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恒星矢量在本体坐标系中的分量,它通过星图识别,并利用已知恒星的精确位置来确定卫星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三轴姿态。星敏感器通常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和功能软件等四部分组成。光学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测量理论,以恒星光信号作为输入,由星敏感器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由后端信号处理电路完成电信号到星点质心在探测器平面投影坐标的转换。星敏感器软件通过内部固化的星库信息以及相关的特征识别算法完成星点的精确定位,从而得到星敏感器本体相对于地心惯性坐标系的三轴姿态信息。
星敏感器在轨运行的稳定性是姿轨控分系统姿态稳定性的重要保证,而星敏感器软件的功能、安全性和可修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其中软件的可修改性在软件的生命期内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真正实现星敏感器软件在轨的可修改性,有必要进行在轨编程设计。目前星敏感器在轨编程技术在国外卫星或卫星单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普通的在轨编程方案一般建立在专门设计的硬件基础上,切换不同的程序引导模式来实现的。与本发明相比,该方法对底层硬件有特殊要求,成本高,在轨编程数据上注量大,操作复杂,对卫星平台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星敏感器软件在轨维护方法,其本发明降低卫星平台在轨编程的难度,提高产品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星敏感器软件在轨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星敏感器应用软件与在轨维护软件进行区分;在轨维护软件使用片上DSP内置BootLoader实现程序的自动引导;星敏感器应用软件由在轨维护软件的二级BootLoader功能进行引导,并实现星敏感器应用软件的程序入口地址跳转;步骤二,将FLASH存储区按子块方式进行划分,实现各子块的CRC校验,并将计算结果下传,以确定当前计算子块是否出现故障;步骤三,在轨维护软件可实现任意FLASH地址的在轨编程;步骤四,星敏感器应用软件利用代码重定向技术,指定函数模块的运行地址,通过数据包的地面上注,可实现函数功能模块的整体替换。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采用DSP片上BootLoader基本原理,设计用户自己的二级BootLoader功能,根据星敏感器应用软件提供的地址映射表,配置正确引导源地址及目的地址。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按照FLASH存储器大小,将FLASH划分为数据块,并进行统一的地址编址。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需完成地面数据包的接收,并根据上注数据包,按照FLASH烧写时序完成预定地址及长度的数据包进行在轨编程。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采用代码重定向技术,将可编程函数模块建立地址映射表,并按照模块函数代码长度预留存储空间。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在轨维护软件需包含两部分功能:二级BootLoader功能以及在轨编程功能。
优选地,所述在轨维护软件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在轨维护软件程序构建;星敏感器应用软件引导程序编写;在轨编程程序编写;在轨维护程序烧写。
优选地,所述星敏感器应用软件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星敏感器应用软件的程序构建;正常功能模块实现;函数模块入口地址重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跃仪表厂,未经上海新跃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7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