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退火炉薄带钢缝合对中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7057.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童显威;刘永锋;李典华;何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4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退火炉 带钢 缝合 中的 控制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退火炉薄带钢缝合对中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国内各大钢厂冷轧酸洗机组都设计了较长的生产线,其控制难度极大,主要体现在连续生产中运行在作业线上的带材应控制在一定的横向范围内,如果跑偏可能会导致产品的损坏或生产设备的损坏,使生产不能进行,为了避免带钢跑偏,在生产线适当位置安装带钢对中装置,以使带钢能够保证在机组中心线上,对中装置安装在一个测量框架上,带钢开卷穿带时会穿过测量框架。
在板带生产的冷轧部分,板带是通过钢卷的形式存在的,通过开卷机上卷,中央段进行加热、气氛渗入及酸碱洗等工序,然后在卷取机进行卷取。为了保证连续生产,必须使开卷机上始终有卷,将头一卷的带尾和下一卷的带头进行缝合,使机组始终保持通板状态。因为带钢较薄,采用传统前后安装对中装置的方法,纠偏时带钢会拱起无法使带头摆到中心位置,而且无法解决带钢本身的歪斜,只是在对中测量框架处,带钢的中心位于测量框架中心,从而使前后带钢缝合好后存在一个角度,使缝合缝处各点受力不均匀,很容易引起炉内擦边和断带。
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进行人工测量对中,但人工对中也存在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前后带钢缝合好后存在角度的问题,而且对中精度较差,特别是前后带钢宽度不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退火炉薄带钢缝合对中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在缝合设备前后各采用一组对中装置和一组测边装置,同时在缝合设备前后各安装一个横移液压缸和一个旋转液压缸,通过旋转液压缸和横移液压缸调整带钢,控制带钢摆正并对中,对中装置检测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中心位是否在机组中心位,测边装置主要检测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是否摆正,提高对中精度,降低安全隐患,用以解决现有控制方法的对中精度较差,且机组存在断带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连续退火炉薄带钢缝合对中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在轧制机组缝合设备的前侧设置有前行对中装置和前行测边装置,所述缝合设备的后侧设置有后行对中装置和后行测边装置,两组对中装置靠近所述的缝合设备设置,两组对中装置与缝合设备之间均设置有横移液压缸和旋转液压缸,两组对中装置和两组测边装置的操作侧和传动侧分别具有寻边探头;
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当后行带钢开始穿带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缝合设备前后的横移液压缸和旋转液压缸回到中位,两组对中装置和两组测边装置两侧的寻边探头的初始位置相对于机组中心线对称;
(2)当后行带钢穿带到缝合设备区域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所述前行测边装置和后行测边装置的寻边探头分别对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进行寻边探测,当前行/后行测边装置的寻边探头探测到前行/后行带钢边部时,计算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的宽度;
(3)根据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的宽度,控制系统控制前行/后行对中装置两侧的寻边探头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与机组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前行/后行带钢宽度一半的位置,并反馈OK信号给控制系统;
(4)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给前行测边装置和后行测边装置,所述前行/后行测边装置两侧的寻边探头从前行/后行带钢的边部,移动到与机组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前行/后行带钢宽度一半的位置,并反馈OK信号给控制系统;
(5)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缝合设备两侧的两组横移液压缸和旋转液压缸,通过控制两组横移液压缸的动作,使测量框架处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的中心与机组中心重合;通过控制两组旋转液压缸的动作,使前行/后行对中装置和前行/后行测边装置的寻边探头同时探测到前行/后行带钢的边部,控制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摆正;
(6)如果前行/后行对中装置检测到前行/后行带钢的中心与机组中心重合,同时前行/后行测边装置检测前行/后行带钢摆正,则完成前行带钢和后行带钢的对中,发送对中完成信号给控制系统,并进入步骤(7),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
(7)控制系统接收到对中完成信号后,控制缝合设备对后行带钢和前行带钢进行缝合操作。
所述的步骤(2)中,前行带钢或后行带钢的宽度为:y1=x1+x2+n,其中,x1为前行测边装置或后行测边装置操作侧寻边探头探测到带钢边部时移动的距离,x2为前行测边装置或后行测边装置传动侧寻边探头探测到带钢边部时移动的距离,n为前行测边装置或后行测边装置两侧寻边探头间的初始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7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冲压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扇形冲片的全自动冲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