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6938.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梅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4 | 分类号: | G06Q20/34;G07G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支付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非接触支付是银行卡或支付终端与收款终端直接产生无线信号连接,收款 终端根据银行卡或支付终端的账户信息,处理支付交易的一种近距离支付方式。 非接触支付应用是一种安装在支付终端上的应用,用于完成支付交易,支付终 端中的一个非接触支付应用通常可以模拟一张银行卡,不同的非接触支付应用 可以模拟不同的银行卡,非接触销售终端(英文:PointOfSale;简称:POS) 机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资金的自动转帐。当安装有非接触支付应用的支付终端在 靠近非接触POS机表面时,该支付终端能够与该非接触POS机通过无线电波的 传递来完成支付动作。
现有技术中,安装有非接触支付应用的支付终端可以通过Tap&Pay(点击 支付)功能链接到该非接触支付应用,现有的支付终端只支持设置一个默认非 接触支付应用,在进行支付动作时,该支付终端采用该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模 拟该非接触支付应用对应的银行卡进行资金支付。不同的非接触支付应用对应 的银行卡中存在不同的可支付额度,若用户设置的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对应的 银行卡为可支付额度较高的银行卡,如信用卡,支付时需要在非接触POS机上 输入密码和签名;若用户设置的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对应的银行卡为可支付额 度较低的银行卡,如电子现金卡,支付时无需在非接触POS机上输入密码和签 名。
现有技术中,由于支付终端上只能设置一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为了交 易的便利,通常会设置可支付额度相对较低的电子现金卡作为默认非接触应用, 当需要支付的额度超过相应的可支付额度时,用户需要重新选择可支付额度更 高的非接触支付应用进行交易,因此,支付步骤繁琐,支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支付步骤繁琐,支付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 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支付方法,用于支付终端,所述支付终端中 存在至少两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每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对应一个额度区 间,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交易的支付金额;
在所述至少两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对应的至少两个连续且不重叠的额度 区间中,确定所述支付金额所在的额度区间;
获得第一默认支付应用的应用标识,所述第一默认支付应用为所述支付金 额所在的额度区间对应的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
将所述第一默认支付应用的应用标识发送至收款终端,以便于所述收款终 端通过所述应用标识对应的支付应用与所述支付终端完成交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 用是按照可支付额度或者优先级的顺序依次排布的,在所述获得交易的支付金 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支付终端中存在的非接触支付应用中,选择至少两个非接触支付应 用作为所述至少两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
获得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和所述至少两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的排布 顺序,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对应的额度区间。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得所述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包括:
获得预设的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
或者,接收用户设置的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
或者,获取所述至少两个默认非接触支付应用中至少一个默认非接触支付 应用的实际可支付额度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分界额度值。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 方式中,所述支付终端中设置有第一会员卡应用,所述获得交易的支付金额, 包括:
向所述收款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会员卡信息,以便于所述收款终端根据所述 第一会员卡信息查询预设的会员卡应用与会员卡信息关系得到所述第一会员卡 信息对应的第一会员卡应用,并将所述支付金额发送至所述第一会员卡应用;
在所述第一会员卡应用中获得所述支付金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6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移动支付方法、安全移动支付系统和终端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