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响室平台的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6044.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洲;王庆国;程二威;周星;曲兆明;田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响室 平台 电子 系统 电磁 环境效应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响室平台的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试验方法,尤其适用于基于混响室平台的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阈值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子技术在电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备电子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越来越易受电磁环境影响。电子系统往往工作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比如在武器装备、工业控制仪器室、交通车辆等领域,以及大型装备的仪器舱、客机和航天器的客舱、工作舱、移动通讯的多输入多输出环境(Multichannel Input and Output, MIMO)等,这些环境中有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威胁,也有来自内部空间的个人电脑、移动通讯设备等个人电子设备PED(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ED)的电磁干扰,由于电磁场与腔室屏蔽墙壁或外壳的多次反射而形成相对复杂的电磁环境。这些电磁环境能够在电子系统中感应出过电压,致使电子系统出现功能紊乱、性能降级或硬损伤,这些现象统称为电子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
传统的电磁环境效应试验平台如开阔场、电波暗室等提供单一方向电磁波来研究电子设备的电磁环境效应,这种理想化的单一电磁波环境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也导致部分试验结果具有局限性,比如某些电子系统通过了电磁环境效应的检验,但在实际的使用中仍然存在电磁环境效应问题。混响室作为一种新兴的电磁环境效应试验平台,电子系统在其内部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电磁波的辐射,这与电子系统实际使用环境基本相同,在混响室内评价电子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更有现实意义。
对混响室内部电场强度的有效度量是利用混响室开展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致使电子系统出现电磁环境效应响应的电场是一个无法直接用场强计精确度量的值,只能用其它位置处的电场强度来近似估计。目前,有学者研究了混响室环境下无线电引信的电磁环境效应,取各测试频点在不同采样点处电场值的最小值作为混响室条件下无线电引信的电磁环境效应阈值;也有学者研究了混响室工作于步进模式时,采用多个步进位置的平均值作为混响室场环境的表征方法;另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在混响室工作于连续模式时,选择一段时间内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作为电子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阈值,并且进行了混响室和GTEM室中电路电磁环境效应及其相关性研究,得到了混响室和 GTEM 室电场强度最小值的线性相关性最好的结论。
上述研究成果总结来说就是:搅拌器步进旋转,增大辐射天线的输入功率,使电子系统在每一个驻留位置均出现效应,记录下此时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然后以该电场强度的最小值当做电子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阈值。可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混响室环境下电子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阈值应该是在最小的前向输入功率下能使电子系统出现效应时混响室内的电场强度,上述方法直接从电场强度的角度考虑问题,物理意义不清晰,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不能确保测试数值就是真实的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阈值,这也就导致试验结果无法准确指导电子系统在实际电磁环境中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响室平台的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试验方法,尤其适用于基于混响室平台的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阈值测试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响室平台的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试验方法,其实现通过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测试平台:
放置待测电子系统和场强计在混响室中的工作区域内部,连接好线缆和光纤;在混响室外设置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定向耦合器和功率计,所述信号源的输出端经功率放大器接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接发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放置在混响室中的工作区域外部,所述功率计的信号输入端与定向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步骤2:保持搅拌器的驻留位置不动,设置一信号源发射频率,所述信号源发射频率为电子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试验需要的试验频率,逐渐升高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直至待测电子系统出现电磁环境效应,记录下此时功率计所显示的前向输入功率,进入步骤3;
步骤3:改变搅拌器的驻留位置,重复所述步骤2的试验过程,即保持步骤2中的信号源发射频率不变,逐渐升高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直至待测电子系统出现电磁环境效应,记录下此时功率计所显示的前向输入功率;
步骤4:重复所述步骤3若干次,所述若干次在10次以上,即改变搅拌器的驻留位置至少10次并相应得到至少10个搅拌器驻留位置所对应的前向输入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6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