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枪送丝管夹头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3723.4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严海;白春泽;李涛;毛建瑞;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佰亿(山东)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26 | 分类号: | B23K9/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枪 送丝管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用焊枪连接配件领域,具体地说为一种二氧化碳保护气型焊枪上所涉及到的送丝管夹头部件。
背景技术
送丝管夹头是焊枪上用到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与送丝管以及焊枪之间存在配合。如图1所示的送丝管夹头,为现有广泛采用的一种送丝管夹头,其材质为金属材质,其设有与送丝管配合的腔体即送丝管连接腔12。目前,送丝管夹头与送丝管连接时一般采用压接方式,需要人工逐一完成,劳动效率低,成本高。
送丝管夹头将焊丝导向到焊枪送丝管内部,起到保护气密性及对送丝管实现牵引的作用。送丝管为耗材,需要定期更换,其外表面类似紧密缠绕有一层金属丝,从而形成螺纹结构,且该螺纹结构的螺纹槽为圆弧形。人工将送丝管与送丝管夹头压接时,螺纹结构的外壁与送丝管连接腔12的腔壁紧密接触。为保证送丝管与送丝管夹头之间的牢固连接,则二者间的过盈量就要大一些,保证密封及牵引要求,同时,这样势必会导致压接时的困难程度,降低压接连接的工作效率。如果过盈量小则容易在更换送丝管时,扯下送丝管夹头却将送丝管留置在了焊枪内而无法拉出。
送丝管夹头与焊枪间有密封要求,如图1所示,目前依靠送丝管夹头一端端帽下的弧形密封面11实现。因为该种密封方式为金属面直接接触的硬性密封,一旦端帽处松动或者接触面不平整,容易导致保护气泄露,所以密封效果差,容易散失保护气体造成浪费,严重时甚至使焊枪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枪送丝管夹头,其在实现与送丝管的牢固且紧密的配合的同时,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枪送丝管夹头,包括夹头主体及设置在所述夹头主体一端的端帽,所述夹头主体包括送丝管连接腔,在所述送丝管连接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端帽的周壁上设置轴向延伸的多个槽体且所述各槽体沿周向均布。端帽上开设槽体,使得端帽具有了卡合结构,这样根据端帽外形设置专用安装工装,能够实现连接的半自动化作业,提高连接效率。
所述端帽上槽体数为六个,且槽体的槽型径向底面为弧面;轴向上所述槽体由所述端帽的一端面起始,槽体的另一端相对端帽的另一端面有一定间距。按照上述方式,使端帽呈现为六瓣式梅花形结构,从而能够采用现有的工装,借助电动或者气动工具进行半自动化作业,提高连接的工作效率,而不再需要单独设计安装工装,降低生产成本。
在夹头主体上,靠近端帽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配合安装O型圈。当送丝管夹头与焊枪配合时,依靠O型圈实现送丝管夹头与焊枪间的密封连接,这样就不在依靠在端帽处设置密封面了,降低加工要求,而且这种弹性密封效果牢靠性要稳定得多。
所述的夹头主体及端帽为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送丝管夹头与送丝管之间采取螺纹连接,同时在端帽设置槽体,提高送丝管夹头与送丝管间的连接密封性,又保证连接工作之效率的大幅提高,能够实现半自动连接作业。在送丝管夹头的夹头主体上设置环形槽,在该槽内嵌置O型圈,来实现焊枪与送丝管夹头之间的密封配合,不仅加工工艺要求低,而且密封效果稳定,大大避免了保护性气体泄漏问题。此外,所涉及的送丝管夹头采用工业塑料制成,相对现有铜材材质的送丝管夹头,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送丝管夹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送丝管夹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送丝管夹头中端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送丝管夹头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涉及送丝管夹头与送丝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涉及送丝管夹头与焊枪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丝管夹头,11密封面,12送丝管连接腔,13螺纹,14O型圈,15端帽,16槽体,2送丝管,3焊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中所涉及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至图6所示:
一种焊枪送丝管夹头,包括夹头主体及设置在所述夹头主体一端的端帽15,所述夹头主体包括送丝管连接腔,在所述送丝管连接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13,此处螺纹13为根据送丝管外壁上的螺纹型结构特制的一种螺纹形状,这样可以将送丝管2直接拧紧在该管腔内,如图5、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佰亿(山东)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泰佰亿(山东)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3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