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功率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0769.0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董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李韬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功率 校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射频功率校准方 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射频(RadioFrequency,简称RF)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尤 其是在无线通信领域,常见的产品如智能IC卡及其读写设备、RFID产品 等。随着这些产品的快速革新,对射频功率的输出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为了保证射频功率的精度,当前普遍采用的手段为对射频器件进行 手动校准。即首先需要先设置好频点、功率、及将天线设置为使能状态, 之后在校准过程中,需要逐步改变载波的增益值,从增益值为1开始, 以步长为1,逐步增加到17;每个增益值设置完后,需要通过微波功率 计测量读取射频器件天线端口发射的载波射频信号值;记录17对增益值 与射频器件天线端口发射的载波射频信号值,再按公式算出两个校准系 数,再将校准系数值写进射频器件的寄存器中,即完成了对射频功率的 校准,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射频功率的精度。
但是,上述方法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的,致使整个过程繁琐,由 于人为操作也极易出错,而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功 率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功率校准方法,包括步骤: A)控制待测射频器件发射第一载波射频信号;B)控制功率检测装置检测 所述第一载波射频信号;C)从所述待测射频器件中获取由所述第一载波 射频信号转换形成的第一测量值,并从所述功率检测装置中获取对所述 第一载波射频信号检测形成的第二测量值;D)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值和所 述第二测量值计算射频功率校准系数;E)上传所述校准系数至所述待测 射频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射频功率校准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待测 射频器件的第一载波增益值;相应地,步骤D)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 载波增益值、所述第一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测量值计算射频功率校准系 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射频功率校准方法还包括在步骤A) 之前,还包括:配置所述待测射频器件的射频参数,以及配置所述功率 检测装置的检测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射频功率校准方法在步骤E)之后, 还包括:配置所述待测射频器件的第二载波增益值;控制所述待测射频 器件发射第二载波射频信号;控制所述功率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载波 射频信号;从所述待测射频器件中读取由所述第二载波射频信号转换形 成的第三测量值,并从所述功率检测装置中获取对所述第二载波射频信 号检测形成的第四测量值;根据所述第二载波增益值、所述第三测量值 和所述第四测量值判断射频功率校准是否成功;若是,结束校准流程; 若否,发送失败指令以提示是否重新进行射频功率校准。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功率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控 制模块,用于控制待测射频器件发射第一载波射频信号;第二控制模块, 用于控制功率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载波射频信号;获取模块,用于从 所述待测射频器件中获取由所述第一载波射频信号转换形成的第一测 量值,并从所述功率检测装置中获取对所述第一载波射频信号检测形成 的第二测量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测量值 计算射频功率校准系数;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所述校准系数至所述待测 射频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射频功率校准装置还包括:配置模 块,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射频器件的第一载波增益值;相应地,所述计算 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波增益值、所述第一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测量值 计算射频功率校准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射频功率校准装置中,所述配置模 块还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射频器件的射频参数,以及配置所述功率检测 装置的检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0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