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9272.7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1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洁;徐杰;汪江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琼 |
地址: | 2002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识别 定位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个读写器(1),用于产生并发送唤醒信号及定位信号;
定位标签(2),用于接收读写器(1)发出的唤醒信号后将定位标签(2)的ID编号返回至对应读写器(1);定位标签(2)还用于接收读写器(1)发出的定位信号并再向该读写器(1)返回发送该定位信号;
所述读写器(1)还用于记录其向定位标签(2)发送定位信号的时间节点,以及该读写器(1)接收定位标签(2)返回的定位信号的时间节点;
上位机,与所述读写器(1)连接,用于发送定位开始命令至读写器(1);上位机还用于根据读写器(1)记录的定位信号发送的时间节点及读写器(1)记录的接收定位标签(2)返回的定位信号的时间节点,计算出读写器(1)与定位标签(2)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读写器(1)包含控制器(11),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定位开始命令后产生唤醒信号;
控制器(11)还用于产生定位信号,并处理定位标签(2)返回的定位信号;
与所述控制器(11)连接的第一收发芯片(12),用于接收控制器(11)产生的唤醒信号,并向定位标签(2)发送该唤醒信号;
第一收发芯片(12)还用于接收控制器(11)产生的定位信号,并向定位标签(2)发送该定位信号;
与所述控制器(11)连接的接收芯片(13),用于接收定位标签(2)返回的唤醒确认信号;
接收芯片(13)还用于接收定位标签(2)返回的定位信号,并将该返回的定位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标签(2)包含微控制器(21)及分别与微控制器(21)连接的第二收发芯片(22)、发送芯片(23);
所述的第二收发芯片(22)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芯片(23)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微控制器(21)用于配置第二收发芯片(22)、发送芯片(23);
所述的第二收发芯片(22)用于接收第一收发芯片(12)发送的唤醒信号,并转发至微控制器(21),微控制器(21)根据唤醒信号产生唤醒确认信号经发送芯片(23)返回至读写器(1)的控制器(11);
所述的第二收发芯片(22)还用于接收第一收发芯片(12)发送的定位信号,并将该定位信号经发送芯片(23)返回至读写器(1)的控制器(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定位修正标签,用于修正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所述定位修正标签的结构与所述定位标签(2)的结构相同;
所述定位修正标签的位置已知且位置固定不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收发芯片(12)与第二收发芯片(22)的空中射频信号频率点相同;
所述的接收芯片(13)与发送芯片(23)的空中射频信号频率点相同;且
所述的第一收发芯片(12)与接收芯片(13)的空中射频信号频率点不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1)产生的定位信号包含一个同步头及定位脉冲,所述相邻定位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变化周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识别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1)包含多组计数器,分别用于控制器(11)产生定位信号时在定位脉冲的上升沿开始计时,控制器(11)收到定位标签(2)返回的定位信号时对应定位脉冲的上升沿停止计时;
所述计数器将时间节点上报上位机。
8.一种射频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射频识别定位系统中的每一读写器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定位开始命令后开始定位流程;
S2、射频识别定位系统中的所有读写器的定位流程执行完毕后,上位机计算出每一读写器与定位标签之间的距离;
S3、上位机对每一读写器与定位标签之间的距离产生圆弧交叉点,上位机根据圆弧交叉点确定定位标签的坐标位置,完成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信诺航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92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交通流储备区概念的平面丁字交叉口设计方案
- 下一篇:碎竹片蒸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