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脑震荡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2892.8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升;姚辉;陈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脑震荡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脑震荡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发生机理至今仍有许多争论,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它是最轻的一种脑损伤,经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其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合并存在。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而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但不超过半小时;近事遗忘: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此外,还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反应迟钝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目前对治疗脑震荡缺少有效药物,西药的缺点是作用靶点单一,故临床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所以对于脑震荡症状的病人,只有中药治疗,才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但是现有的中药治疗疗程长,易复发,疗效不太理想,所以临床迫切需要一种针对脑震荡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脑震荡的中药,具有升清降浊、活血化瘀、调肝养心之功效,对治疗脑震荡引起的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药材配伍相宜,成本低廉,安全性能高,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脑震荡的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震荡的中药,其特征是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药制成:血通5~11、石菖蒲8~14、红花5~11、延龄草5~11、臭牡丹8~14、蔓荆子5~11、细辛5~11、刺五加6~12、香橼6~12、酸枣仁6~12、薏苡仁5~9、香附8~14、红天葵8~14、桂枝6~12,通草5~8、竹黄4~7,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升清降浊、活血化瘀、调肝养心之功效,对治疗脑震荡引起的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药材配伍相宜,成本低廉,安全性能高,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脑震荡的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血通、石菖蒲、红花、延龄草、臭牡丹、蔓荆子、细辛、刺五加、香橼、酸枣仁、薏苡仁、香附、红天葵、桂枝、通草、竹黄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份)每服为血通6、石菖蒲8、红花6、延龄草6、臭牡丹8、蔓荆子6、细辛6、刺五加7、香橼7、酸枣仁8、薏苡仁6、香附9、红天葵9、桂枝8、通草7、竹黄5。取上述16种原料总重量180克混合,用清洁水浸泡1小时,用水量1200ml,武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煮,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水煎取汁200ml,两煎混合,再煎浓缩至300ml,真空无菌包装,即得成品制剂。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早晚空腹服15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升,未经刘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2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