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输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8190.2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鹏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封代臣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在医疗中是非常常用的手段,但现在普通的输液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当病人输液时,病人或陪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输液情况,特别是药液快输完时,要及时提醒护士更换药液,否则,药液输完则有可能出现回血,甚至气泡进入人体,造成病人痛苦,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中国专利CN2892106Y公开了一重报警输液器,当药液输完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但当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无法立即处理时,依然非常危险;同时当病人需连续输液时,每次换药都要护士,无疑增大了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最后能在输液管中存在足够长的一段药液,杜绝危险情况发生的新型输液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输液器,包括输液管、穿刺器、流量调节器和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上连接有滴斗a和滴斗b,且呈“U”型放置,所述滴斗b的下端连接有空气探测器,所述新型输液器还包括连接2个输药瓶之间的支管,支管两端的穿刺器,以及位于支管上的单向阀。
所述滴斗b的长度为3-8厘米,输液完毕时留在针头以上的药液约为40厘米左右,能够杜绝回血和气泡进入人体,而又不会造成药液的浪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输液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虹吸作用”,可将2瓶药液依次输入人体,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将滴斗a和滴斗b呈“U”型放置,当输液完毕时,空气探测器会发出警报提醒陪护人员,针头上方的输液管内还保留有一定量的药液防止血液回流,或气泡进入人体,即使医护人员无法即使处理也不会有危险,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输液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器,2输液管,3滴斗a,4滴斗b,5穿刺器,6针头,7流量调节器,8支管,9单向阀,10药液Ⅰ,11药液Ⅱ。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发明一种新型输液器,包括输液管2、穿刺器1、流量调节器7和针头6,上述各部件与现有输液器的各个部件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2上连接有滴斗a3和滴斗b4,且呈“U”型放置,所述滴斗b4的下端连接有空气探测器5,所述新型输液器还包括连接2个输药瓶之间的支管8,支管8两端的穿刺器1,以及位于支管8上的单向阀9,当药液滴完时,空气探测器5会探测到空气,同时发出警报;滴斗b4的长度为3-8厘米,输液完毕时留在针头6以上的药液约为40厘米左右,能够杜绝回血和气泡进入人体,而又不会造成药液的浪费。
该发明一种新型输液器使用时,可同时将2瓶/袋药液依次输入人体,如图1所示,药液Ⅱ11通过支管8及单向阀9进入药液Ⅰ10中,直至两瓶要一起全部滴完,滴斗a3和滴斗b5呈“U”型放置,开始输液时,药液会充满整个输液管2,其中滴斗b4全部充满液体,由于虹吸作用,药液顺利进入人体体内,当药瓶的药液输完时,滴斗a3的药液由于虹吸作用仍会向下流动,当药液流动到滴斗b4底部时,空气就会进入滴斗b4,气泡在浮力的作用下会上升到滴斗b4的上部的输液管2内,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滴斗b4内的残留有药液能够阻挡下方空气的进入,而针头6上方输液管内的药液在向下流动到一定距离后,与滴斗b4的上部的输液管2内的气体压强达到平衡,药液不再下降,当位于滴斗b4上方的空气探测器5一旦探测到空气就会发出警报,提醒陪护人员或护士,及时换药,解决了普通输液器回血或有气泡进入体内的问题,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给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鹏,未经张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8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