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膜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6257.9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6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有贺真一;小岛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真空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谋求简化制造工序并谋求降低制造成本的机壳构造的隔膜真空泵。通过将由合成树脂形成的一对机壳半体(22、23)结合而形成隔膜真空泵(11)的机壳(21)。各机壳半体包括具有隔膜安装部的基板部(22a、23a)和分别自该基板部的相对的两边朝向另一个机壳半体方向突出设置的一对结合板部,在各结合板部的顶端设有轴承单元夹持部(22c、23c),轴承单元夹持部(22c、23c)用于在将两结合板部的顶端相互间结合时夹持用于支承凸轮轴(12a)的两端部的轴承单元(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真空泵,详细而言,涉及用于支承隔膜真空泵的驱动机构的机壳的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隔膜真空泵,存在如下一种隔膜真空泵,其包括:泵室,其通过安装于连杆的隔膜而扩大或缩小,该连杆利用设于旋转轴的曲轴机构进行往复运动;经由进气侧止回阀与该泵室相连通的进气通路;以及经由排气侧止回阀与该泵室相连通的排气通路。在这样的隔膜真空泵中,还存在如下一种的隔膜真空泵:利用机壳支承以成为驱动源的马达为代表的、旋转轴等的驱动机构,使机壳兼用作外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85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的隔膜真空泵的机壳是通过对刚性较高的金属制的型材、压铸件等施加机械加工而形成具有需要的机构和精度的机壳。因此,有时要花费机械加工等所需的劳力和时间、成本、且有时还需要表面处理,从而使制造工序较多,还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因此,导致机壳的制造成本攀升和使隔膜真空泵的价格上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以下机壳构造的隔膜真空泵:该机壳构造能够确保隔膜真空泵的机壳所要求的要件,并谋求简化制造工序并谋求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隔膜真空泵,其包括:凸轮轴,其与马达的输出轴一体地旋转;曲轴机构,其在该凸轮轴的旋转带动下进行工作;连接构件,其能在该曲轴机构带动下而沿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正交的水平方向进行往复运动;隔膜,其分别安装于该连接构件的两端部;一对泵室,该一对泵室的容积通过该隔膜的动作而扩大或缩小;与各泵室相连通的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进气侧止回阀,其用于限制流体自所述泵室向所述进气通路逆流;以及排气侧止回阀,其用于限制流体自所述排气通路向所述泵室逆流,将所述凸轮轴、所述曲轴机构以及所述连接构件收纳于长方体状的机壳,并将所述凸轮轴的两端部借助轴承单元分别保持于所述机壳的一对相对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是通过将由合成树脂形成的一对机壳半体结合而形成的,各机壳半体包括具有隔膜安装部的基板部和分别自该基板部的相对的两边朝向另一个机壳半体方向突出设置的一对结合板部,在各结合板部的顶端设有轴承单元夹持部,该轴承单元夹持部用于在将两结合板部的顶端相互间结合时夹持所述轴承单元。
并且,本发明的隔膜真空泵的特征在于,所述各机壳半体是分别通过注射压缩成形法形成的,所述合成树脂是PC-GF。另外,本发明的隔膜真空泵的特征在于,所述各机壳半体分别在所述各结合板部设有引导部,该引导部用于在结合时将两结合板部引导至预先设定的结合位置,所述轴承单元包括以使所述凸轮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凸轮轴的轴承和用于保持该轴承的外周的轴承壳体,在该轴承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轴承单元夹持部的内表面设有用于相互卡合而防止轴承壳体旋转和轴承壳体在轴向上的移动的卡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未经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6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