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绝缘检测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3930.3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社利;韩社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伯龙高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绝缘 检测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绝缘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绝缘检测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使用铁路运输人员和货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现在列车的主流是电力机车。
因为列车运行范围大,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条件差异大,而且有平原地区、丘陵地域和各种河流流域。加之海拔高度变化也不同,爬坡情况也很多。
在列车运行后,均需要进行绝缘检测,而现有的绝缘检测装置检测的绝缘检测效果均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列车绝缘检测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列车绝缘检测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绝缘检测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在常温下利用列车绝缘检测系统检测列车关键部件的泄露电流;
步骤2、利用污秽测试法、覆冰测试法、雨淋测试法、高低温测试法分别对列车绝缘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步骤3,利用列车绝缘检测系统对操作电压进行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在常温下,利用列车绝缘检测系统检测列车断路器、避雷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受电弓支撑绝缘子进行泄露电流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对于列车绝缘检测系统,利用污秽法进行了检测,在100%的相对湿度及湿润状况下,当电压30kV时,检测泄露电路,当覆冰和高温时,检测泄露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污秽检测法具体包括:
步骤21、将硅藻土混合物溶解于水中成为第一溶液;
步骤22、再将NaCl溶解到相同温度下的水中成为第二溶液;
步骤23、检测第一溶液的第一导电率和第二溶液的第二导电率;
步骤24、当第一体积量的第二溶液的电导率正好相等于第一溶液的电导率时,表明第一溶液中的导电物数量等值于此NaCl的量;
步骤25、计算第一体积量第二溶液的NaCl的质量,与待测物的表面积比为等值盐密的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将100g硅藻土,10g高度分散的颗粒大小2μm~20μm的二氧化硅,和1000g水进行溶解,形成第一溶液。
本发明的列车绝缘检测分析方法,分析效果好,分析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列车绝缘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列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列车绝缘检测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列车绝缘检测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列车绝缘检测分析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列车绝缘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列车绝缘检测系统包括列车绝缘检测控制装置1和列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2。
图2为列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列车车顶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环氧浇注筒21、真空灭弧室22、静触头23、动触头24和永磁机构25。
环氧浇注筒21利用绝缘材料制作,例如环氧树脂。真空灭弧室22容置在环氧浇注筒21内,并且是固封在环氧浇注筒21内。静触头23位于真空灭弧室22内,并从环氧浇注筒21伸出;动触头24位于环氧浇注筒21内,与外部的高压发生器10相连接,接收检测高压信号;永磁机构25具有驱动杆250,通过绝缘拉杆26与动触头24相连接,当永磁机构25接收到接通信号后驱动驱动杆250,将动触头24与静触头23在真空灭弧室23内接触,检测高压信号通过动触头24和静触头23加载到待测物上;当永磁机构25接收到断开信号后驱动驱动杆250,将动触头24与静触头23在真空灭弧室22内断开。
永磁机构25通过控制得电动作,上推和下拉:上推时,压动开关体内绝缘拉杆26带动触头弹簧和传动件使真空灭弧室22内的动触头24闭合,并以恒定压力压紧使动触头24和静触头23压紧;下拉时,同样通过开关体内绝缘拉杆26拉开灭弧室的动触头24,使开关打开;在开关动作的同时,安装在永磁机构25上的接近开关同时上下移动,打开或闭合。
作为绝缘检测系统车顶装置对于绝缘检测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高压真空开关(一般开关也如此),保证其可靠性设计的关键是:灭弧室的应用、绝缘设计、操动机构及传动、控制器及附件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伯龙高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伯龙高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3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电子锁的存物餐桌
- 下一篇:多功能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