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缩孔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71448.6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拥军;何嘉圣;何嘉贤;赖卫华;伍斌华;杨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金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张秋云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缩孔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铸件缩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浇注铸件的钢液出炉前清除钢液中炉渣和硫渣,且钢液出炉温度为1610℃-1620℃之间;
(2)浇注前清除浇包中钢液的炉渣和硫渣,再在浇包出钢液口处放置挡渣石棉布挡渣,控制浇注温度在1550℃-1570℃之间;
(3)调整壳模出炉时间,保证浇注时壳模温度不小于200℃;
(4)浇注时,浇注速度以“慢-快-慢”原则,即开始浇注时为对准浇杯要慢,尽量避免浇到浇杯外和浇杯口上;铸件充型时要快,以便铸件成型完整无表面缺陷;充型完成后浇注要慢,以保证起到边浇边补缩铸件的作用;
(5)浇注完毕后立即添加保温覆盖剂,以保证浇杯钢液冷却慢,有足够钢液补充铸件凝固收缩所需;
(6)壳模装框时尽量保证浇棒垂直,以便于浇棒钢液补缩铸件 ,壳模因吊运而不垂直,埋砂时扶正填砂固定;
(7)壳模埋砂高度至工件上端,框的四周及浇棒处多围砂,以保证钢液冷却速度慢,提高浇棒的补缩能力,同时用压缩气吸掉浇棒内和浇杯口的散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金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金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14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