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负荷载流量的测量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7826.3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明;王鹏;吕梦璇;高培;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荷载 流量 测量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运行数据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负荷载流量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因其排管敷设投资省、占地小、容量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城市电网中。其中,电缆的负荷载流量的精确计算无论是对电力电缆的设计还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通常体现在:电力设计部门根据电缆载流量对电缆进行选型和电缆的线路设计,而电力运行部门则根据电缆载流量对电缆线路的负荷进行控制,因此,对电缆载流量的运算确定方式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电缆负荷载流量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计算而得到,由于在测量电缆管道内空气温度时存在误差,进而通过IEC标准计算而得到的电缆负荷载流量误差会比较大,测量数据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电缆负荷载流量测量方法得到的负荷载流量数据误差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负荷载流量测量方法,能够准确对电缆负荷载流量进行测量,而且过程简单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负荷载流量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
测量电缆管道内的空气温度以及电缆导体温度,得到空气温度测量值以及电缆导体温度值;
获取电缆的相关参数,包括第一部分参数、第二部分参数、第三部分参数;所述第一部分参数包括电缆绝缘层介质损耗、电缆外护套热阻、电缆周围煤质热阻、电缆单位长度交流电阻、金属屏蔽层与电缆导体总损耗的比率、金属铠装层与电缆导体总损耗的比率;所述第二部分参数包括电缆内衬层热阻、电缆外护套热阻;所述第三部分参数包括电缆线芯数、电缆管道内空气热阻、电缆管道热阻、电缆管道外热阻;
根据所述空气温度测量值、电缆导体温度值以及第一部分参数、第二部分参数确定电缆负荷载流量;
根据所述电缆负荷载流量以及第一部分参数、第三部分参数确定电缆外皮温度值以及电缆管道内壁层温度值,并根据所述电缆外皮温度值以及电缆管道内壁层温度值确定电缆管道内的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
将所述空气温度测量值与所述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的差的绝对值与预设控制误差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控制误差值,将所述电缆载流量作为最终电缆负荷载流量;否则,将所述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作为新的空气温度测量值,返回所述确定电缆负荷载流量的步骤。
根据上述的一种电缆负荷载流量的测量方法,本发明方案还提供一种电缆负荷载流量的测量系统,包括测量单元、获取单元、电缆负荷载流量确定单元、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确定单元、最终空气温度测量值确认单元;
所述测量单元测量电缆管道内的空气温度以及电缆导体温度,得到空气温度测量值以及电缆导体温度值;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电缆的相关参数,包括第一部分参数、第二部分参数、第三部分参数;所述第一部分参数包括电缆绝缘层介质损耗、电缆外护套热阻、电缆周围煤质热阻、电缆单位长度交流电阻、金属屏蔽层与电缆导体总损耗的比率、金属铠装层与电缆导体总损耗的比率;所述第二部分参数包括电缆内衬层热阻、电缆外护套热阻;所述第三部分参数包括电缆线芯数、电缆管道内空气热阻、电缆管道热阻、电缆管道外热阻;
所述电缆负荷载流量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空气温度测量值、电缆导体温度值以及第一部分参数、第二部分参数确定电缆负荷载流量;
所述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电缆负荷载流量以及第一部分参数、第三部分参数确定电缆外皮温度值以及电缆管道内壁层温度值,并根据所述电缆外皮温度值以及电缆管道内壁层温度值确定电缆管道内的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
所述最终空气温度测量值确定单元将所述空气温度测量值与所述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的差的绝对值与预设控制误差值进行比较,在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控制误差值时,将所述电缆载流量作为最终电缆负荷载流量;否则,将所述空气平均温度验证值作为新的空气温度测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7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