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及其运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7532.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慧;余波;杨意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5 | 代理人: | 李亚萍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式微 流体 检测 装置 及其 运作 方法 | ||
1.一种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动力模块(10);以及
一微流体平台(20),置于该动力模块(10)上,并受该动力模块(10)控制旋转,其中该微流体平台(20)具有一旋转中心(21)及至少一微流体结构(40),而该至少一微流体结构(40)包含:
一注入槽(410);
一处理槽(420),与该注入槽(410)相连接;
一气体槽(430),与该处理槽(420)连接于第一连通处(421);
一溢流道(440),与该处理槽(420)连接于第二连通处(422),其中该第二连通处(422)设有一阻挡件(441),该阻挡件(441)由至少一档板组成,该至少一档板向处理槽(420)侧向延伸遮蔽该溢流道(440);以及
至少一检测槽(450),与该溢流道(440)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微流体结构(40)进一步包含:
一储存槽(460),与该处理槽(420)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中心(21)至该第一连通处(421)的距离大于该旋转中心(21)至该第二连通处(422)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微流体结构(40)进一步包含:
一废液槽(470),与该溢流道(440)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槽(450)进一步包含:
一定量槽(451),与该溢流道(440)相连接;
一微流阀(452),与该定量槽(451)相连接;以及
一反应槽(453),与该微流阀(452)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微流体结构(40)进一步包含:
至少一通气孔(480),与该溢流道(440)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微流体结构(40)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子微流体结构(50),而该至少一子微流体结构(50)包含:
一子注入槽(510),与该溢流道(440)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子注入槽(510)与该溢流道(440)之间进一步包含:
一子处理槽(520),与该子注入槽(510)相连接;
一子气体槽(530),与该子处理槽(520)连接;
一子溢流道(540),与该子处理槽(520)连接;以及
至少一子暂存槽(550),连接该子溢流道(540)与该溢流道(44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暂存槽(550)进一步包含:
一子定量槽(551),与该子溢流道(540)相连接;以及
一子微流阀(552),连接该子定量槽(551)与该溢流道(44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挡件(441)可以为隐藏式阻挡件、斜板式阻挡件或双斜板式阻挡件。
11.一种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含:
(a)注入一第一检测溶液(60)至一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上的一注入槽(410),其中该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
(b)旋转该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上的一微流体平台(20),以使该第一检测溶液(60)自该注入槽(410)流入一处理槽(420),并由一阻挡件(441)遮蔽一溢流道(440);
(c)提升旋转速度至一第一转速,以利用该第一检测溶液(60)压缩一气体槽(430)中的一第一气体;
(d)降低旋转速度至一第二转速,以利用该第一气体推动该第一检测溶液(60)并由该阻挡件(441)引导流至一检测槽(45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式微流体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该第一检测溶液(60)包含一高密度物质(62)与一低密度物质(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75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体处理装置和检体处理方法
- 下一篇:动压巷道支护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