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线路运营场景回放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8844.5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范莹;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7/10 | 分类号: | G11B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线路 运营 场景 回放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线路运营场景回放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回放问题,结合现有技术,我们首先应对运营场景实时显示软件,即简称为场景显示软件的大体工作方式进行了解。
具体地,场景显示软件工作相关的数据流如图1所示。其中,通信对象,即地体信号系统的各子系统,会根据预先定义的通信方式将实时运行数据发送给场景显示软件;协议环节,即该环节完成通信协议的解析;UI对象化,即该环节将协议解析后的数据转换成UI显示逻辑所需的UI实体;显示环节,即该环节根据UI实体完成运营场景的UI绘制,绘制结果呈现于显示器。
进一步地,现有的传统的技术方案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录像方式;第二种是模拟对等通信方式;第三种是UI元素硬编码方式。其中,录像方式是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其原理为运营场景回放软件直接调用系统API或第三方中间件,实时录制显示器画面,形成视频文件进而可被播放,由于这种方式实现简单,所以该方式应用最为广泛;模拟对等通信方式为模拟与运营场景显示软件有通信的系统或设备,将实际运行时所记录的通信数据,再次发给运营场景显示软件,进而达到运营场景被回放的效果;UI元素硬编码方式为将UI对象化环节产生的内存数据做自定义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存储到硬盘,回放时,需要对数据做解码,这种方法具有仿视频流的思想。以上三种方式,是针对场景显示软件数据流的不同环节在做处理,分别是显卡流、通信数据流、UI对象内存流。
更进一步地,现有的传统的技术方案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但仍然都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录像方式,缺陷为:一:画面质量不高,即在实际应用中,都会采用多个显示器同时显示运营场景,而目前大多数录制中间件都无法完成多屏幕的同时录制,即录制的画面大小仅为一个显示器的大小,原本分布在多个显示器的画面都被挤压在一个显示器大小的范围内,画面美观性、清晰度都有所下降,回放时,即使通过播放器本身的放大功能,也依然存在画面分辨率的问题,放大后图像会更加不清晰;二:用户操作受限,即用户在观看回放画面时,也会有对界面进行操作的需求,例如,点击查看某一显示元素的详细信息、迅速定位某一元素等等,采用录像方式实现回放时,这些与业务相关的操作,录像中间件无法支持,所以用户只能单纯的观看,再加之画面质量的问题,整个回放效果非常差;针对模拟对等通信方式,该种实现方式下,回放数据显示软件就是真实的场景显示软件,所以能做到和实时显示完全一样的效果,与录像方式相比,不存在画面质量不高、用户操作受限等问题,但缺陷为:一:数据量大,即该种方式下,实时显示时需要把所有的通信数据都记录下来,即使前后两帧数据的内容完全一致,也要记录,所以数据量非常大;二:工作量大,即一般情况下,对等通信对象的个数较多,协议也比较复杂,所以模拟实现多个对等通信对象的工作量非常大;三:复用性差,即由于不同线路的系统有差别,各子系统间的通信协议也会不同,所以当线路变换时,需要重新模拟实现对等通信对象,所以该方案的复用性非常差;针对UI元素硬编码,即该方案的思想与模拟对等通信方案的思想很相似,只不过针对的数据流环节不同,所以这种方式能达到和模拟对等通信方式完全一样的效果,但其解决了存储数据量大的问题,原因在于其针对的数据流环节比较靠后,实现时可以对要显示的UI元素进行差分处理,即只对发生变化的UI元素进行编码存储,大大减少了数据量。但这种方式仍然没有解决工作量和复用性的问题,具体地缺陷为:一:工作量大,即由于要显示的UI元素非常的多,对每种元素都进行硬编码、解码的工作量非常大;二:复用性差,即同样,对于不同的线路和用户,UI要求会有差别,所以编码格式会有不同,即不同线路间,编码和解码工作不同,无法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一个回放效果与实时显示效果完全一致、存储数据量较小、实现复杂度较低、可复用性较强的地铁运行场景回放方法的关键问题。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铁线路运营场景回放的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S1:对UI实体以及接口进行抽象,其中,所述UI实体抽象为:时间标签与属性集合;
S2:将打上时间标签的内存UI实体序列化到硬盘;
S3:回放时对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反序列化,生成带有所述时间标签的内存UI实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在将打上时间标签的内存UI实体序列化到硬盘之前,进行差分比较。
具体地,序列化到硬盘的文件采用小文件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8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