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状马达的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8420.0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荣;黄圣勋;陈映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爱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道 杆状 马达 固定距离 导正部 定子座 棒状 侧杆 穿伸 导正 动子 杆轴 滑接 内壁 贴抵 相向 种棒 子件 相隔 干涉 | ||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棒状马达的构造,其具体的技术内容乃是包含了有一导正部,具有二彼此相隔一固定距离的滑道;一定子件,具有一杆状定子座,是穿伸滑接于各该滑道中,并使周侧杆壁与各该滑道的内壁相向贴抵。据此,可使动子于杆状定子上作动之际,令定子的杆轴受到导正,以确保动定子间不生干涉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电动机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棒状马达的构造。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已知的棒状马达乃是以一呈杆状的定子(1)为基础,提供动子沿该定子(1)的杆轴方向,于磁场的作用下往复地进行滑移作动,以提供动力供产业利用之,而定子(1)于设置上,乃是将两固定座(2)分设于一金属底座(3)上作为桥墩,再将该定子(1)桥设于该两固定座(2)上,据以使该定子(1)悬空于该底座(3)上方,但是,如此一来,定子(1)内部所容置的多数磁铁因重力的作用,使得上述的已知技术甚易衍生定子(1)于重力方向上产生弯曲,造成水平度不良情况,造成动子于定子(1)上运动时,两者间的干涉情况加剧,自即影响了棒状马达的正常运作。
而为改进上述传统技术的缺失,遂有如图2所揭露的技术般,进一步于定子(5)与固定座(6)间夹设金属薄板(7),通过提供定子(5)在重力方向上的向上弯力矩,期以抵销重力所造成定子(5)向下弯曲的作用力,此等技术内容固可达到维持定子(5)水平度的效果,但是由于其通过金属薄板(7)改变定子(5)与固定座(6)间接触状态的方式并不精确,难以确保所提供的弯力矩是否足够,易生不足或过当的情况,且其所提供的弯力矩亦仅为单向,而无法进一步确保定子(5)在水平方向上的直线延伸状态。棒状马达的构造,其是可使动子于杆状定子上作动之际,令定子的杆轴受到导正,以确保动定子间不生干涉的现象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马达的构造,其是可使动子于杆状定子上作动之际,令定子的杆轴受到导正,以确保动定子间不生干涉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棒状马达之构造,它包含有:
一导正部,具有二彼此相隔一固定距离的滑道;
一定子件,具有一杆状定子座,是穿伸滑接于各该滑道中,并使周侧杆壁与各该滑道的内壁相向贴抵。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滑道是呈孔状,彼此同轴对应地穿套于该定子座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正部更包含有多数切槽,是分别凹设于各该滑道的孔壁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切槽是沿各该滑道的孔轴延伸。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更包含有一动子件,是穿套滑设于该定子座上,并介于各该滑道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正部更包含有二端座,是使各该滑道分别位于各该端座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端座是分别具有一环状端体,一环锥状的嵌体是同轴突设于该端体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端座是分设于该动子件的两端,并分别以各该嵌体与该动子件嵌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藉由各该端座与该动子座间的固接,是得以该动子座自身的固有尺寸与形状,以固定各该滑道彼此间之间隔距离,同时,藉由该动子座自身的机械强度,则得以维持并确保各该滑道彼此孔轴的同轴性。当遇有该定子座因自坠弯曲使杆轴未能保持水平状态时,藉由各该滑道的同轴性,是可使介于各该滑道间的定子座对应部位的杆轴得以确保与各该滑道维持同轴的状态,进一步地使介于各该滑道间的该动子件与该定子件间得以维持同轴对应的不干涉状态,以确保棒状马达运作的顺遂。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棒状马达的杆状定子受重力或磁力的作用所致的垂坠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8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