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安装水龙头的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47160.5 | 申请日: | 2014-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宇;刘德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水明珠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C1/04 | 分类号: | E03C1/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王小明 |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安装 水龙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龙头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可快速安装水龙头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面盆龙头、厨房龙头的进水管都是设置在水槽台面下方,进水管与龙头本体螺纹连接。水槽台面下方的空间有限,安装费时费力,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能徒手拆卸可有效防止被盗的可防盗的花洒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快速安装水龙头的结构,包括龙头、水管和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上部依次套有弹性轴套和压缩环;所述弹性轴套外壁伞状设置多个常翘的卡扣,所述龙头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弹性轴套是不封闭的套环,常态下弹性轴套的外径大于或等于龙头内径,卡扣收容于凹槽,压缩环内径大于或等于弹性轴套闭合时外径,上移压缩环环抱弹性轴套向轴心收缩,卡扣将脱离凹槽。
优选的,所述弹性轴套开有扣槽,所述扣槽与卡扣一一对应,卡扣可嵌入扣槽中。
优选的,所述卡扣是2个。
优选的,所述压缩环呈“Ω”状。
优选的,所述弹性轴套呈碗状。
优选的,所述压缩环下方还设有衬套,所述衬套为“凸”型。
优选的,所述水管接头顶部上还套有垫圈。
优选的,所述水管接头上部设置有径向凸起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用于定位弹性轴套。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接头套装弹性轴套,利用弹性轴套“伞”型分布的卡扣与龙头本体的凹槽相卡扣实现接头与龙头的固定连接。本结构摒弃了传统螺纹连接方式,采用直接将接头插入龙头中,卡扣自动翘起收容于凹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管接头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水管接头组装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龙头;11、凹槽;2、水管;3、水管接头;31、弹性轴套;311、扣槽;32、压缩环;33、卡扣;34、凸环;35、垫圈;36、衬套;4、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3所述,一种可快速安装水龙头的结构,包括龙头1、水管2和水管接头3。水管接头3的下部可以与水管2螺纹连接或其他固定连接,水管接头3的上部则采用快速安装结构与龙头1固定连接。
所述水管接头3上部依次套有垫圈35、弹性轴套31、压缩环32和衬套36。弹性轴套31是不封闭的套环,常态下弹性轴套3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龙头1内径,压缩环32内径大于或等于弹性轴套31闭合时的外径。压缩环32呈“Ω”状,可有利于向上移动压缩环32。衬套36呈“凸”型,可用于定位压缩环32。在水管接头3上还设置有径向凸起的凸环34,凸环34可用于限定弹性轴套31,保证在结构扣合前不会由水管接头3滑下。
所述弹性轴套31外壁伞状设置多个常翘的卡扣33,弹性轴套31最好是呈碗状,且只有2个卡扣33设置在弹性轴套31直径较大的部位,同样必须保证压缩环32内径大于或等于弹性轴套31闭合时的最大外径。在弹性轴套31开有扣槽311,所述扣槽311应该是与卡扣33一一对应,卡扣311可嵌入扣槽311中。所述龙头1内壁设有凹槽11,弹性轴套31上的卡扣33可收容于凹槽11。
本结构的安装:先将垫圈35、弹性轴套31、压缩环32和衬套36依次套入水管接头3,再与水管2固定连接,然后再将水管接头3插入台面4并与龙头1固定连接。在水管接头3进入龙头1过程中,卡扣33顺着受力方向嵌入扣槽311,当水管接头3到达顶部时,卡扣33翘起刚好收容于凹槽11中,实现快速安装连接。拆装本结构:只需向上拨动压缩环32,压缩环32抱住弹性轴套31并使其向轴心收缩,卡扣33跟着收缩脱离凹槽11,实现拆卸。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水明珠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水明珠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7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