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孔布局结构、线路板及电子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7136.1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局 结构 线路板 电子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通孔布局结构,适用于线路板,用以降低信号干扰,以及采用此通孔布局结构的线路板及电子总成。
背景技术
在现今USB 3.0的应用相当大众化,但在大约2.5GHz的频率可能会出现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的问题。这是由于USB 3.0具有5Gbps的数据速率(data rate),其时钟脉冲频率落在2.5GHz。因此,操作频率大约在2.5GHz的装置(例如无线鼠标的无线模块)可能会被USB 3.0的信号所干扰而失效。
举例而言,USB 3.0的集线器(hub)具有线路板及安装在线路板上的USB 3.0芯片及USB 3.0电连接器。当USB 3.0的集线器(hub)的外壳采用塑胶材质且不具有适当的金属屏蔽时,线路板传输的USB 3.0信号(时钟脉冲频率为2.5GHz)所发出的射频干扰大约落在2.5GHz。这样的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可能影响操作频率在2.4GHz的无线鼠标的无线模块。
USB 3.0的架构采用差动信号的方式来传输信号。差动传输路径必须有良好的对称性,以确保差动信号的平衡。当差动传输路径出现不对称时,差动信号可能转换成不需要的共模(common mode)噪声,因而导致射频干扰(RFI)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孔布局结构,适用于线路板,用以降低传输信号时所产生对外的干扰。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用以降低传输信号时所产生对外的干扰。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总成,用以降低传输信号时所产生对外的干扰。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通孔布局结构,适用于一线路板。通孔布局结构包括一对第一差动通孔、一对第二差动通孔、一第一接地通孔、一第二接地通孔及一第三接地通孔,其均排列于一第一直线上。第一接地通孔位于这对第一差动通孔与这对第二差动通孔之间。这对第一差动通孔位于第一接地通孔与第二接地通孔之间。这对第二差动通孔位于第一接地通孔与第三接地通孔之间。
本发明的一种线路板,适用于安装一电连接器。线路板包括多个图案化导电层、与这些图案化导电层交替叠合的多个介电层及上述的通孔布局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总成,包括上述的线路板及安装在线路板上的一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第一差动接脚、一对第二差动接脚及一第一接地接脚。这对第一差动接脚分别插接这对第一差动通孔。这对第二差动接脚分别插接这对第二差动通孔。第一接地接脚插接接地通孔。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中,在每对差动通孔的一端有一接地通孔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一接地通孔在每对的差动通孔的另一端,使得每对差动通孔在可电性上可参考其两端的两接地通孔。因此,增加的接地通孔有助于维持差动传输路径的对称性,以降低每对差动通孔所转换出的共模噪声。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总成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电子总成沿I-I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总成的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电子总成沿II-II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电子总成
12:线路板
12a:图案化导电层
12b:介电层
14A、14B:电连接器
20:无线模块
30:无线鼠标
100:通孔布局结构
111:第一差动通孔
112:第二差动通孔
113:第三差动通孔
121:第一接地通孔
122:第二接地通孔
123:第三接地通孔
124:第四接地通孔
130:电源通孔
211:第一差动接脚
212:第二差动接脚
213:第三差动接脚
221:第一接地接脚
224:第二接地接脚
230:电源接脚
L1:第一直线
L2:第二直线
L3:第三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7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