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应用数据安全风险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2187.5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3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应用 数据 安全 风险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应用数据安全风险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输入应用中的第一字串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字串数据生成敏感数据特征库;获取应用运行时产生文件修改的第一文件列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文件列表信息生成本地存储字串库;将所述敏感数据特征库与所述本地存储字串库进行匹配,获取输入数据的风险项及所述风险项对应的风险值。上述方案,通过自动化的生成敏感数据特征库,收集存储内容,并进行匹配,替代了大量重复的人工工作,降低了应用数据安全评估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评估应用数据安全风险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移动智能终端已越来越普及,据相关数据报告,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活跃的智能设备数量超过7亿,其中基于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已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Android操作系统的广泛使用也带动了Android应用市场的繁荣发展,截止目前GooglePlay官方市场上的应用已过百万。
然而Android应用开发者的安全意识并没有跟上应用发展的步伐,导致应用可以被破解篡改,插入恶意广告插件,应用自身存储和处理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使用应用过程中输入的用户名、密码、银行卡号、手机号等)泄露等等诸多安全问题。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解决方案是在应用被攻击利用后,通过恶意软件检测工具(例如手机安全软件)进行查杀,或是在手机上对应用的敏感行为进行监控。但追根究底,一方面原因是Android本身安全机制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应用开发者疏忽导致的Android应用本身存在的可被利用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应用进行安全评估,发现移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帮助提升应用本身的安全性。
针对应用的安全评估主要可分为代码安全(程序代码可被破解、可读性较强等)、数据安全(应用在存储、读取、显示用户输入的数据时,可能导致的数据泄露)、通讯安全(通讯过程中敏感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分析)和业务安全(业务逻辑安全性分析)四类,目前主要通过手工测试完成评估,需要耗费大量人工时间,且由于文件内容查找和过滤的流程相对固定,操作内容比较重复。互联网上提供的应用自动安全评估服务,只支持代码安全方面安全风险的发现,例如是否可被篡改、代码是否混淆等,多是通过自动代码漏洞静态扫描完成,无法扫描出应用使用过程中用户所输入的敏感数据(例如用户名、密码等)的明文或简单处理后存储在本地等问题。然而依据对应用安全评估的经验数据,多数应用中存在数据安全方面的风险问题,应用存在这种数据安全风险,可以使得攻击者很容易的获取到用户在使用应用过程中输入的敏感数据,用于不法行为中。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Android应用的数据风险方面多是检测应用未经用户允许窃取通讯录、短信等手机系统中的隐私数据,例如,一种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离线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定制基于动态污点检测的Android系统,为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添加相应的污点标签,检测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源代码中的隐私数据存储机制,增加一位或多位空间用于存储污点标签;为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如联系人、短信、通话记录、IMEI(International MobileEquipment 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手机号码等)添加相应的污点标签;在定制系统中安装并运行待测APK(Android Package的缩写,即Android安装包)中的应用程序,通过自动化测试脚本自动遍历应用程序中的控件;跟踪污点标签传播,在系统边界(短信、文件、网络的数据出口)检测所传输的数据是否带有污点标签,记录隐私数据泄露的内容和途径(如短信息、彩信、网络数据发送以及文件写入),供测试人员进一步分析提供参考。但该方案需要修改应用所运行的Android系统,为所有的待匹配的隐私数据添加污点标签,并为每一个待测应用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每个应用的测试脚本不同,无法复用),这些运行环境上的准备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等资源,对运行环境进行了限定;且该方案的隐私数据是指手机上用户存储的短信、通讯录等数据,主要为检测应用进行的隐私窃取的恶意行为,无法发现应用存在的数据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2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档防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络沙盒技术的桌面虚拟化系统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