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通道传输的集群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1056.5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3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峰;李锋;付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丹;李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群监控 节点设备 管理设备 集群通信 集群 管理方法及系统 负载均衡策略 监控数据采集 双通道传输 集群主控 监控数据 发送 运算处理能力 单通道传输 使用性能 性能监控 实时性 阻塞 延迟 采集 分析 制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传输的集群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分别向集群主控节点设备、集群通信节点设备发送监控数据采集请求;所述集群主控节点设备、所述集群通信节点设备接受所述监控数据采集请求后,将采集的监控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制定负载均衡策略并控制集群通信节点设备执行所述负载均衡策略。本发明不仅提高了集群对外的运算处理能力,而且降低了单通道传输时阻塞、延迟等的不足,有效提升了集群性能监控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进而大大提高了集群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通道传输的集群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规模的集群越来越为现代数据中心所需要,这就为集群的监控管理难度带来巨大挑战,一个拥有几万个节点的集群的监控难度已非常大,更何况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节点的超大规模集群正在逐步产生。一个具有十万个节点规模的集群的监控,用传统的单通道传输监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即使传统的分布式监控方式能够满足的几千个节点规模的集群监控,也无法保证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往往造成监控数据延迟很大、准确性不够,也进一步使集群性能无法最大化,使整个分布式监控数据采集系统无法真正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单通道集群性能监控管理示意图,包括集群监控管理设备;集群主控节点设备;集群通信节点设备1、集群通信节点设备2、集群通信节点设备3、集群通信节点设备4…集群通信节点设备100000。
集群监控管理设备通过集群主控节点设备与100000个集群通信节点设备相连,对10万个集群通信节点进行监控,由于集群通信节点数目过于庞大,无法保证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往往造成监控数据延迟很大、准确性不够,也进一步使集群性能无法最大化,使整个分布式监控数据采集系统无法真正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以上为大规模集群的监控数据采集、大规模集群的性能最大化、大规模集群的运算处理能力保证均带了极大的局限性,严重影响大规模集群应用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传输的集群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传输的集群监控管理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分别向集群主控节点设备、集群通信节点设备发送监控数据采集请求;
所述集群主控节点设备、所述集群通信节点设备接受所述监控数据采集请求后,将采集的监控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
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制定负载均衡策略并控制集群通信节点设备执行所述负载均衡策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通道传输的集群监控管理系统,包括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多个集群主控节点设备、多个集群通信节点设备;其中,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分别与多个集群主控节点设备直接相连;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分别与多个集群通信节点设备直接相连;集群主控节点设备分别与多个集群通信节点设备相连;
集群监控管理设备,用于分别向多个集群主控节点设备、多个集群通信节点设备发送监控数据采集请求;
所述多个集群主控节点设备、所述多个集群通信节点设备接受所述监控数据采集请求后,将采集的监控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
所述集群监控管理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制定负载均衡策略并控制多个集群通信节点设备执行所述负载均衡策略。
相较于之前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双通道传输的集群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不仅提高了集群对外的运算处理能力,而且降低了单通道传输时阻塞、延迟等的不足,有效提升了集群性能监控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进而大大提高了集群的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1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