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炭混合性能好抗菌脱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38745.0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巫界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D53/02;A01N59/16;A01P1/00;A61L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合 性能 抗菌 脱硫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新型多炭混合性能好抗菌脱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矿晶分子结构的颗粒,其孔多,孔隙大,呈晶体排列,针对车内甲醛、苯系、氨、TVOC、异味、细菌螨虫等有害物质的消毒净化功能尤为显著,同时释放氧离子,可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是一种优质的高效吸附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竹炭是以三年生以上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
备长炭起源于日本元禄年间的纪伊半岛、和歌山、白滨一带,使用的炭材为马木坚木,炭质硬、密度高、碳元素含量可达93%—96%。备长炭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最佳珍宝之一。它是用吸收土壤、日光和水分而成长的马木坚木经过摄氏1200 度高温炭化后所成的木炭,其微细孔众多,吸附力强,十分坚硬,与钢的硬度差不多。备长炭的炭丸中有无数个 2~3 微米的细孔,所有的孔都可和空气接触,具有远红外线释放、供给负离子、环境水质空气净化等作用。
在脱硫的众多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活性炭吸附法,虽然活性炭能够吸附多种酸性气体,但是活性炭价格较高,脱硫效率低,增加了成本。本发明将活性炭与具有特殊多孔的硅藻土结合,通过添加多种功能型物质,制成颗粒状物质,使得脱硫剂容易固定,安全无毒,吸附性能强,增强产品的刚性和强度,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时间,降低了干法脱硫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炭混合性能好抗菌脱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新型多炭混合性能好抗菌脱硫颗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活性炭100-105、硅藻土38-45、备长炭3-5、竹炭7-10、陶瓷纤维散棉7-9、乙二胺四甲叉膦酸1-2、氯化钴1-2、氯化锌2-3、焦磷酸钾2.5-4、聚乙烯粉末3-5、过氧化钙8-10、吸附助剂4-6、水适量;
所述吸附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锆英粉8-11、鹿沼土2-3、氯化镁2-3、碳酸氢钠1.5-2.5、天然焦炭粉2-4、聚丙烯酰胺2-3.5、二氧化铈2-3、软木12-14、竹纤维10-13;制备方法是将软木、竹纤维在100℃-120℃条件下干燥1-1.5小时,粉碎成40-60目粉末,然后加入适量水与除鹿沼土之外的其余剩余成分搅拌均匀,形成泥状物,然后放入400℃-500℃的炭化炉中炭化2-3小时,取出冷却后粉碎成80-100目粉末,加入鹿沼土,用50%-60%的醋酸溶液浸泡1.5-2小时,过滤,取滤渣加1.5-2倍量的纯水研磨40-50分钟得浆料即可。
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多炭混合性能好抗菌脱硫颗粒,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活性炭、硅藻土、备长炭、竹炭、陶瓷纤维散棉放入球磨机中球磨2.5-3小时,球磨后过150-2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待用;
(2)将氯化钴、氯化锌、焦磷酸钾、过氧化钙中加入适量的水,不断搅拌制成浆料,然后加入除吸附助剂之外的其余剩余成分,加热至70℃-85℃,保温研磨2-2.5小时,得混合浆料待用;
(3)将混合粉末、混合浆料、吸附助剂相互搅拌均匀,然后浓缩干燥,送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添加将竹炭、备长炭添加到活性炭中,增强了吸附性能以及脱硫效率,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添加吸附助剂,具有特殊多孔性,延长气体与之接触时间,起到抑菌、净化空气的效果;本发明脱硫剂,孔隙率高,吸附量大,再生容易,生产工艺简单,可大幅降低干法脱硫运行成本。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多炭混合性能好抗菌脱硫颗粒,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备制成:活性炭100、硅藻土38、备长炭3、竹炭7、陶瓷纤维散棉7、乙二胺四甲叉膦酸1、氯化钴1、氯化锌2、焦磷酸钾2.5、聚乙烯粉末3、过氧化钙8、吸附助剂4、水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8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