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叶轮长辐板部位车加工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2173.5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积瑜;孙玉民;佟富强;徐俊;杨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叶轮 长辐板 部位 加工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叶轮长辐板部位车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要求的提高,整体叶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转子的加工质量好坏不但直接影响整个发动机的寿命,对其安全可靠性的影响也十分大。传统长辐板部位加工的方法通常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式,粗车过程中采用R圆形刀片进行大余量切削加工,由于长辐板部位的长度较长、壁厚较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而且一般采用镍基高温合金,切削性较差等原因,故其加工难度较高。原加工工艺中,加工抗力大、切削时导热性差、容易粘刀且产生严重的加工硬化,往往在加工完成后会造成辐板变形,进而导致某些尺寸及技术条件超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加工质量的整体叶轮长辐板部位车加工工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体叶轮长辐板部位车加工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新型夹具装夹零件;
步骤二:使用菱形刀具,按照从内到外进行车加工,并且按照粗车-第一次半精车-第二次半精车-精车的工序加工;
步骤一中所述新型夹具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能够与整体叶轮长辐板部位外缘配合的反钩压紧块及能够与整体叶轮长辐板部位辐脐部位配合的辅助支撑块。
步骤二中所述粗车、第一次半精车、第二次半精车及精车的预留余量分别为:粗车留3mm余量;第一次半精车留1mm余量;第二次半精车留0.5mm余量;精车留0mm余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加工质量高,加工尺寸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采用的新型夹具与零件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反钩压紧块,3-辅助支撑块,4-整体叶轮零件,5-R0.8菱形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采用的新型夹具与零件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以往采用普通结构夹具,单面车时需要二次装夹找正加工,本发明的新型夹具包括机架1,在整体叶轮零件4的辐脐部位增加了辅助支撑块3,在整体叶轮零件4的长辐板部位的外缘增加了反钩压紧块2,反钩压紧块2上设置有螺栓,可以通过拧紧螺栓对反钩压紧块2施力,并压紧长辐板部位的外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零件的加工刚度。
由于零件加工位置的加工余量大,以往采用R圆形刀片加工过程中抗力大,本发明采用R0.8菱形刀片5进行加工能够减小加工抗力。
车加工工序为:粗车留3mm余量-第一次半精车留1mm余量-第二次半精车留0.5mm余量-精车留0mm余量。走刀路线由从外向内改变为从内向外,有效减小了长辐板的变形,以及提高了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2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断倒角控制装置及切管机
- 下一篇:一种振实平台的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