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鳗弧菌快速检测系统的制备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24014.0 申请日: 2014-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5628921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肖婧凡;王倩倩;姚曈晖;麦祺;陈捷;张元兴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静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弧菌 快速 检测 系统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免疫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鳗弧菌快速检测系统的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是目前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极大危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感染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在内的多种鱼类。该菌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爆发,近年来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建立鳗弧菌快速、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对水产养殖品种鳗弧菌病害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对病原微生物富集,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或结合16SrDNA测序来判定病原种类。此外,免疫学检验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包括细菌凝集实验、免疫扩散实验、免疫荧光技术、免疫印迹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等。部分研究工作者采用免疫学检验方法对鳗弧菌进行检测,建立了鳗弧菌免疫组化检验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检测方法。近几年,有人报道了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鳗弧菌特异性基因进行检测。

传统的细菌学生理生化鉴定方法费时繁琐,而一般的免疫酶试验、免疫荧光法及ELISA等方法虽然可以用于鳗弧菌的检测,但其操作程序较复杂、检测相对费时费力。PCR技术简便、快速、敏感性高,但对仪器设备及操作技能均要求较高,在水产养殖的基层单位难以大面积推广,LAMP技术虽然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但操作时易出现假阳性。

20世纪90年代初,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逐渐发展起来。该方法是一种以胶体金为标记物的快速免疫结合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肉眼判读、稳定性高等优点。相比较传统的几种鳗弧菌的检测方式,胶体金免疫技术在检测时间以及操作简便性上占了极大的优势。但是,胶体金免疫技术需要借助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良好且适用于制备金标抗体的抗体作为制备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弧菌快速检测系统的制备与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鳗弧菌的测试板,其包括固相载体,以及:(1)包被于金标垫的金标抗体,其是特异性抗鳗弧菌的单克隆抗体,其由保藏号为CCTCCNO:C201477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和(2)包被于检测线的抗体,其是特异性抗鳗弧菌的单克隆抗体,其由保藏号为CCTCCNO:C201478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测试板包括:固相载体(支撑板),以及位于固相载体上的:样品垫,金标垫,分析膜,吸水垫;所述的分析膜上设置检测线和质控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质控线上标记与鳗弧菌抗体免疫源相同的羊抗鼠第二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固相载体是PVC塑料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分析膜为硝酸纤维素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测试板的固相载体上,所述的样品垫,金标垫,分析膜,吸水垫是有序排列的,使得样品在加样于样品垫后,依次流经金标垫、分析膜、吸水垫。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测试板上各组件的叠放顺序为:固相载体置于最底层,其上黏贴有分析膜;分析膜两端分别放置胶体金结合垫和吸水纸,胶体金结合垫和吸水纸均与分析膜重合3±1mm;胶体金结合垫的另一端放置样品垫,样品垫与胶体金结合垫重合3±1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吸水垫为滤纸纤维。

在另一优选例中,金标抗体以0.3±0.1mg/mL的量均匀涂布于玻璃纤维素膜、聚酯膜或滤纸纤维,获得金标垫;

包被于检测线的抗体以1±0.2mg/mL的浓度、以2±0.3μL/cm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上预定的检测线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测试板的用途,用于检测鳗弧菌,或用于制备检测鳗弧菌的试剂盒。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鳗弧菌的检测试剂盒,其中包括所述的用于检测鳗弧菌的测试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特异性识别鳗弧菌的单克隆抗体,其是由保藏号为CCTCCNO:C201477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和/或其是由保藏号为CCTCCNO:C201478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产生特异性识别鳗弧菌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号是CCTCCNO:C201477;和/或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号是CCTCCNO:C20147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4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