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隔绝空气大蒜辣素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2904.8 | 申请日: | 2014-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陈尚珂;邓丽娟;梁龙;肖文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12;C12M1/04;C12M1/02;C12M1/00;C12P11/00;C07C38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隔绝 空气 大蒜 生产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合成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低温隔绝空气大蒜辣素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葱属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历史悠久、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公认的药食两用植物。我国中医经典著作《新修本草》(唐)、《本草纲目》(明)等记载:大蒜具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等功能。维吾尔医学认为:大蒜单方或配伍去粘稠痰液质,用于治疗气血瘀阻、中风、偏瘫、惊厥等多种疾病。
研究确认,中亚地区的A.Longicuspis是最原始的大蒜,其他大蒜品种都由它分化而来。因此中亚(包括新疆)是大蒜的原产地,是大蒜进化和多样性的重要中心。
近代研究证明,大蒜有效成分对当代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重大疾病有确定的防治功效,因此成为发达国家医药学家的研究热点。为了防治心脑血管及感染性危重疾病,临床需要高效、安全的大蒜制剂新药。因此,美、德、以色列、法国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正在采用各种现代制药新技术,设法攻克难关,研发“大蒜高效新制剂”。但是目前仍处在研发阶段,国内外尚无“大蒜高效新制剂”产品推出。
大蒜鳞茎被切割或碾碎时,处于细胞液泡中的蒜酶(Alliinase,EC 4.4.1.4)与存在于大蒜细胞质中的蒜氨酸(alliin,S-allyl-L-cysteine sulfoxide)相遇。二者发生酶促裂合反应,生成大蒜辣素(Allicin,)。
蒜氨酸(Alliin,CAS:556-27-24):化学名: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S-Allyl -L-cysteine sulfoxide),MW:177.2,mp:163℃-165℃,[α]D=+60o,白色丝状结晶。以无臭形式存在于大蒜鳞芽中,是大蒜麟芽中原始及含量最高的含硫氨基酸。因品种、产地环境及栽培技术不同,蒜氨酸含量有很大差异(在0.30-2.50%之间)。
蒜酶 (Alliinase,EC 4.4.1.4,CAS:9031-77-0):又名蒜氨酸裂解酶、C-S酶(S-allyl-L- cysteine sulfoxide lyase)。属二聚体糖蛋白,两个亚基分子量均为51.5 KDa。由N-端结构域、5’-磷酸吡哆醛结合的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组成,结晶呈黄色,无臭,等电点pH:4.9,对温度敏感。(EC 4.4.1.4是国际酶学委员会对蒜酶的编码。第一个数字4表示该酶属于第四大类(裂合酶);第二个数字4表示属第四亚类(C-S酶);第三个数字1表示属第一小类,第四个数字4表示发现该酶的序号)
大蒜辣素(Allicin,CAS:539-86-6):又名蒜辣素,化学名: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allyl 2-propenethiosulfinate,Diallyl thiosulfinate),MW:162.3,BP:25℃(分解),微溶于水。是蒜酶催化裂合底物蒜氨酸的主要产物. 是大蒜最重要的生物活性的核心成分。但是大蒜辣素的理化性质不稳定,常温下、空气中易分解。分解产物中有一种理化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二烯丙基三硫醚。
蒜氨酸、大蒜辣素与大蒜素的相互关系见图3所示。
大蒜素(Allitridum,CAS:2050-87-5):别名:二烯丙基三硫醚、三硫化二丙烯(Allisatin,Allitridum,Diallyl trisulfide)。C6H10S3=178.34,原本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作增塑剂和化学合成中间体。上海朗彝江等1975年从水蒸汽蒸馏大蒜油的气象色谱分析中发现少量二烯丙基三硫醚。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050)- 2002”将“三硫二丙烯”定名为“大蒜素”。此后国内开始大量人工合成,并制成多种制剂,供应临床。将“二烯丙基三硫醚”称作“大蒜素”。使人误以为“大蒜素是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素可以从鲜蒜中提取”,是一种误导或联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埃乐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2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