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社区的监控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1251.1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9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林;郭清风;米雪涛;钱强;郝占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社区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社区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在追求更加便捷与舒适生活的同时,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能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现有技术中对社区内能源进行监控的方案,存在社区能源浪费严重,有效利用率低的弊端。
针对相关技术中社区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社区的监控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社区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的监控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智能社区的监控方法包括:分别采集所述智能社区内能源供应设备的供能参数、储能设备的储能参数和能源消耗设备的耗能参数;利用所述供能参数、所述储能参数和所述耗能参数计算调整参数,其中,所述调整参数为对所述能源供应设备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的参数;以及按照所述调整参数控制所述能源供应设备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能源供应设备包括市电电网和微电网,所述能源消耗设备包括用电负载,所述供能参数包括所述市电电网的输出功率和所述微电网的输出功率,所述储能参数包括所述储能设备的当前储能功率,所述耗能参数包括所述用电负载的需求功率,利用所述供能参数、所述储能参数和所述耗能参数计算调整参数包括:比较所述微电网的输出功率与所述需求功率的大小;在比较出所述微电网的输出功率大于所述需求功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当前储能功率是否达到所述储能设备的最大储能功率,其中,在判断出所述当前储能功率达到所述最大储能功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调整参数为控制所述微电网向所述市电电网并网的参数,在判断出所述当前储能功率未达到所述最大储能功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调整参数为控制所述微电网向所述储能设备充电的参数;以及在比较出所述微电网的输出功率小于所述需求功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市电电网的输出功率是否大于零,其中,在判断出所述市电电网的输出功率大于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调整参数为控制所述能源供应设备在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用电负载供电的参数,在判断出所述市电电网的输出功率不大于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调整参数为控制所述能源供应设备在第二状态下向所述用电负载供电的参数,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微电网与所述市电电网共同供电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微电网与所述储能设备共同供电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为多个,采集所述能源消耗设备的耗能参数包括:连续在多个采样时间内采集每个所述能源消耗设备的工作频率和消耗功率,其中,在按照所述调整参数控制所述能源供应设备运行之后,所述监控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所述能源消耗设备的所述工作频率和所述消耗功率调整第一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能源消耗设备为多个所述能源消耗设备中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能源消耗设备。
进一步地,根据每个所述能源消耗设备的所述工作频率和所述消耗功率调整第一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包括:计算工作频率Fij与消耗功率Pij的比值Qij,其中,所述工作频率Fij为能源消耗设备i在第j个采样单位内的工作频率,所述消耗功率Pij为所述能源消耗设备i在第j个采样单位内的消耗功率,i依次取1至n,j依次取1至m,n为所述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m为所述采样单位的数量;比较所述比值Qij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在比较出所述比值Qij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能源消耗设备i停止工作;以及在比较出所述比值Qij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能源消耗设备i处于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根据每个所述能源消耗设备的所述工作频率和所述消耗功率调整第一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之后,所述监控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判断获取到的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以及在判断出获取到的数量未达到所述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第一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1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极化电极
- 下一篇:一种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断层解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