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越喜马拉雅山自动高效发电及空中送水隧洞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7983.3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叙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叙榆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22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越 喜马拉雅山 自动 高效 发电 空中 隧洞 系统 | ||
1技术领域
利用喜马拉雅山的高程,在锡金、藏南修建十条以上高达六千米以上的Φ40m大隧洞产生强大的大气压力差;又利用丰富的水源在隧洞口以上1至3千多米处建水池,用高压向洞内喷水雾并提供动力;以及其他诸多天然动力,把2千亿吨以上的水从空中送至新疆和青藏高原,形成降雨,并进而把湿空气传送至长江以北的整个中国。在隧洞中进行风力发电具有无比优越的效果。在恶性干热空气循环的33·76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植树造林,重塑生态系统。这是一项重大的成果。
2背景技术
气象和环保等方面的专家早有定论:从黑龙江大兴安岭南端到青海湟水谷地,长2000公里,宽200-300公里,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北方“农牧交错带”,被北移了400-500公里,西进了大约1000公里!由于处在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的自然带上,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三北防护林”还是防护林吗?人们应该做的就是从北移西进的农牧交错带退回来——退耕还草!至于沙漠,早已有之,不会向生态条件好的地方扩展。这无疑是科学论断。
以前提出的“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50公里的口子,把印度洋暖湿空气大规模引入西北”以及“引渤入新”在新疆补充水汽竟在新疆某专门会议上得到某种程度的赞许。其实前者在实践上行不通,后者更会造成盐海(海水含盐量3·5%,只须蒸发28.5次水体变成了盐体)!这彰显出:在南有西藏高原的阻挡,西有干燥风沙的侵袭,东边湿空气被西风带阻挡的情况下,人们的无奈!
人均用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之一的中国,有超过2·7万条河流“消失”了:将近30年前的一次统计结果,中国有五万多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而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披露,如今仅剩下22909条河流。我国北方这些年沙漠化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16%,荒漠化面积更超过了27%。鄱阳湖附近也出现了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沙丘。长江出现断航!黄河1972年首次断流,到1997年断流达226天。有人预计,长江是下一条黄河。以后南水北调三线工程还有水调吗?何况东线要通过13级泵站,每年用电35亿度,还必须消毒杀灭血吸虫;西线更要建三座超高大坝,每年用电71亿度;中线第一期调水91亿吨,就迫使湖北省调长江水入汉江。
属世界第一的环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500多公里,平均深2268米。强烈的西南季风把印度洋暖湿空气吹向东北,北有喜马拉雅山,东有印缅边境的帕特凯山,雅江大峡谷正当喇叭口中央。疾风吹向峡谷,高层的大部分、中层的少部分与冷空气混合形成降雨,只有峡谷内的暖湿空气被疾风送达青藏高原,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及雅江的源泉。其水汽通量相当于夏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传送的水汽总量。大峡谷的水汽通量是400-100/cmt,取中数250/cmt;西南季风雨季5个月,按平均每天10m/s通风3小时。则:
(5*30*3*60*60)S*(10*100)cm/S*250/cmt*tm3=4050亿m3(亿t),
4050亿m3/10亿m3=405km3;海洋每年向大陆补充水汽2376km3;
雅江大峡谷水汽占每年海洋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总量的405/2376=17%。
我国锡金、藏南南面是印度的阿萨姆邦,年降雨量在4000毫米以上,其海拔1313米的乞拉朋齐村超过10000毫米,最高达20447毫米(报刊上还有更高的记录)。而锡金、藏南更是印度洋西南季风的窗口,雨量当在阿萨姆邦以上。
3发明内容
第一部分神奇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石洞-空中送水
计算模型与各方案计算稿
(一)摩擦压力损失计算与数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叙榆,未经李叙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