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5094.3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贾领军;梁崇山;李凤凯;纪茂峰;李凤锦;翟荣涛;李军霄;侯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冀中能源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邢台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08;E21F1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4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头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使用的支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上巷道与切眼的交汇处称为端头,用于端头部位的支护称为端头支护。端头部位是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等设备的交汇点,又是人行通道、通风、运料及输煤的咽喉部位。端头支护的好坏,是决定工作面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据有关安全部门统计,在端头部位出现的人身伤亡事故占井下事故的一半以上,必须引起重视。
目前,采煤工作面端头仍多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以锚网的支护方式,但是该支护方法具有许多不足。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撑力和支撑面积都较小,支护效果差。而且,当支架、刮板运输机随切眼向前移动时,需要将切眼两端的单体液压支柱一一卸载下来,然后人工将其搬运到待采区段、再重新进行加压支护;由于这些单体液压支柱重量和长度都较大,在有限高度的巷道内搬运十分困难,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当部分单体液压支柱被卸载后,巷道相应位置的顶板会失去有效的支护,有可能出现顶板下沉的情况,危险性较大,工人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该液压支架的支护面积大、支护强度高,而且能够实现自移,安全系数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架和后架;
所述前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底座Ⅰ、位于外底座Ⅰ内侧的两个内底座Ⅰ,在外底座Ⅰ、内底座Ⅰ上方分别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外顶梁Ⅰ、内顶梁Ⅰ;在外底座Ⅰ与外顶梁Ⅰ之间铰接有可伸缩的第一前立柱,在内底座Ⅰ和内顶梁Ⅰ之间铰接有可伸缩的第二前立柱;两个外底座Ⅰ的前端通过外连接杆Ⅰ相连,两个内底座Ⅰ的之间通过内连接杆Ⅰ相连,两个外顶梁Ⅰ的前端通过外顶梁连接杆Ⅰ相连,两个内顶梁Ⅰ的上端面通过支撑顶板Ⅰ相连;所述外连接杆Ⅰ与内连接杆Ⅰ之间铰接有推移千斤顶;
所述后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底座Ⅱ、位于外底座Ⅱ内侧的两个内底座Ⅱ,在外底座Ⅱ、内底座Ⅱ上方分别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外顶梁Ⅱ、内顶梁Ⅱ;在外底座Ⅱ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第一中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一中立柱和第一后立柱的顶端铰接在外顶梁Ⅱ上;在内底座Ⅱ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第二中立柱、第二后立柱,第二中立柱和第二后立柱的顶端铰接在内顶梁Ⅱ上;所述两个内底座Ⅱ之间通过内连接杆Ⅱ相连,两个内顶梁Ⅱ的上端面通过支撑顶板Ⅱ相连;
所述外底座Ⅰ与外底座Ⅱ、内底座Ⅰ与内底座Ⅱ、外顶梁Ⅰ与外顶梁Ⅱ、前架内顶梁与内顶梁Ⅱ之间均为铰接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后架尾部还铰接有压实机构,压实机构包括铰接箱体、摆梁、伸缩梁和压煤板;所述铰接箱体与两个内底座Ⅱ的后端固定连接,铰接箱体的下部铰接摆梁、上部铰接用于驱动摆梁的摆梁千斤顶,所述摆梁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压实千斤顶驱动的伸缩梁,伸缩梁的尾端连接实现压实的压煤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第一中立柱与第一后立柱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四连杆机构,在第二中立柱与第二后立柱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四连杆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由外底座Ⅱ、第一前连杆、第一后连杆和第一上连杆构成;第一前连杆、第一后连杆铰接在外底座Ⅱ上,第一上连杆的顶端与外顶梁Ⅱ铰接、下端与第一前连杆和第一后连杆相连;
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由内底座Ⅱ、第二前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二上连杆构成;第二前连杆、第二后连杆铰接在内底座Ⅱ上,第二上连杆的顶端与内顶梁Ⅱ铰接、下端与第二前连杆和第二后连杆相连。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底座Ⅰ的前端通过接长杆与外连接杆Ⅰ相连;外连接杆Ⅰ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铲煤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顶梁Ⅰ的外侧设置有侧护板Ⅰ,外顶梁Ⅱ的外侧设置有侧护板Ⅱ。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均为多级伸缩油缸。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连接杆Ⅱ为1~2根,铲煤板为8~12个,推移千斤顶为2根。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顶板Ⅰ、支撑顶板Ⅱ由若干块板材拼接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冀中能源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邢台机械厂,未经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冀中能源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邢台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5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KM橡胶
- 下一篇:一种煤层巷道过空区的支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