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溶血性弧菌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10331.7 申请日: 2014-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4316690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8
发明(设计)人: 刘箐;李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
代理公司: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地址: 20009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溶血 弧菌 免疫 胶体 快速 检测 试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具体来说是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

背景技术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食品安全指标。2003~200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依次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病原。微生物性病原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中毒人数最多。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ATCC17802是一种革兰阴性嗜盐弧菌,常存在于近海岸海水、海产品及盐渍食品中(如墨鱼、海鱼、海虾、海蟹、海蜇,咸菜、腌肉等),当人们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后,极可能会引起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胃炎。此外,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1950年日本首次发生严重的该病菌的食物中毒事件,当时统计共有272名患者中毒,其中有20名死亡。直到1963年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今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福见秀雄和坂崎利一证明了此种细菌应属于弧菌属,将学名改定为副溶血性弧菌。在1971年美国由海产品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于马里兰州,中毒人数达425人。我国在1962年首次报道副溶血性弧菌,至今在上海、连云港、扬州、温州、香港等沿海城市有发生副溶血性弧菌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但是死亡率不高。由于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必须要从源头上控制,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产品用于检测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其中有一些是使用免疫胶体金方法的试纸条,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所使用的抗体往往是使用单克隆抗体作为金标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配合使用,因此存在着检测精度低和交叉反应高、试纸条有效期短等问题,对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造成了一些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包括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收垫,所述的样品垫和所述的金标垫紧密相连,所述的金标垫和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紧密相连,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和所述的吸水垫紧密相连,在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线,所述的检测线接近所述的金标垫,所述的检测线远离所述的金标垫的一侧的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质控线,其中,由保藏号为CGMCC No.8003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3G9E9G3H7和胶体金结合后形成金标抗体,所述的金标抗体的pH范围为7.0-7.5,在所述的金标抗体中,所述的抗体的浓度≥15μg/mL,所述的金标抗体喷涂于结合垫上形成金标垫,由保藏号为CGMCC No.9010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3G9F7D5C9作为检测抗体,所述的检测抗体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形成检测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质控线由羊抗鼠抗体或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抗体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收垫设置在一个底板上。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在检测食品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中的应用。

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本发明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单抗的SDS-PAGE电泳图,其中Lane1:3G9F7D5C9,Lane2:3G9E9G3H7。

图2是本发明自制胶体金溶液的可见光吸收峰。

图3是本发明自制胶体金溶液的zeta电位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各抗体偶联胶体金pH结果。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各抗体偶联胶体金结合量结果。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结果。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胶体金试纸条交叉反应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