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鲷苗种培育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0124.1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苗种 培育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鲷苗种培育技术,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11-12,软条12。两颌前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及口盖骨上无齿。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鲷苗种培育技术,以便更好地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鲷苗种培育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黑鲷苗种采用室内培育或室外培育。室内用1.5-3.0平方米的水泥池培育,水深1米。培育密度为3-10万尾/m3,静水每天吸污和换水各1-2次,换水量为水泥池容积的1/2-1/3。也可以用1平方米的网箱,水深0.8m,在微流水条件下培育,定期排污和清洗网箱。室外在100-1000平方米的土池中培育,水深0.7-1米。培育鱼苗前,必须用漂白粉清塘,以杀灭池中敌害生物。仔鱼下塘前一星期左右施肥,培育饵料生物。注换的新水必须经过过滤,用80目筛绢过滤或采用沙滤。
(2)饵料生物与投饵量:黑鲷鱼苗孵出的第3天开口。饵料是决定仔鱼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开口饵料一般是牡蛎的受精卵及其幼体或采用高温培育的小个体轮虫。以5个/毫升的密度下,当数量不定,加喂蛋黄,配合饵料,基本上可以安然渡过开口期。必须注意的是所投喂的轮虫须用小球藻经过6小时以上的强化培育。稚鱼期的饲料是卤虫的无节幼体(0.1-0.5个/毫升),鱼虾糜和配合饲料。幼鱼期可投喂枝角类、桡足类、鱼虾糜和配合饲料。投饵时要做到少量多次投,每天投喂5-6次。
(3)水质:黑鲷育苗用水要求清洁、新鲜、盐度以18-25‰,水温以18℃左右,PH7.8-8.5,溶氧量在5mg/l,氨氮含量控制在0.1mg/l以下为好。为了保持育苗池内水质清新,每天应清除池中污物1-2次。定期洗刷池底,定期换水和充气。仔鱼孵化后7-10天内,因鱼体嫩弱,应采用静水培育为好。7-10天后开始换水、吸污、充气。换水量从20%逐渐增大到100-300%。充气量,开始控制在水面微有水花,以后逐渐增大。后期可以进行流水培育。
(4)放养密度:苗种培育的密度对仔鱼生长速度影响很大。当鱼苗全长在0.7-1cm以下时,放养密度以3-5万尾/m3为好;当全长大于0.7-1cm时以0.2-1万尾/m3为好。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技术便于养殖黑鲷,提高黑鲷的养殖效率和养殖效果,便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黑鲷苗种培育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黑鲷苗种采用室内培育或室外培育。室内用1.5-3.0平方米的水泥池培育,水深1米。培育密度为3-10万尾/m3,静水每天吸污和换水各1-2次,换水量为水泥池容积的1/2-1/3。也可以用1平方米的网箱,水深0.8m,在微流水条件下培育,定期排污和清洗网箱。室外在100-1000平方米的土池中培育,水深0.7-1米。培育鱼苗前,必须用漂白粉清塘,以杀灭池中敌害生物。仔鱼下塘前一星期左右施肥,培育饵料生物。注换的新水必须经过过滤,用80目筛绢过滤或采用沙滤。
(2)饵料生物与投饵量:黑鲷鱼苗孵出的第3天开口。饵料是决定仔鱼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开口饵料一般是牡蛎的受精卵及其幼体或采用高温培育的小个体轮虫。以5个/毫升的密度下,当数量不定,加喂蛋黄,配合饵料,基本上可以安然渡过开口期。必须注意的是所投喂的轮虫须用小球藻经过6小时以上的强化培育。稚鱼期的饲料是卤虫的无节幼体(0.1-0.5个/毫升),鱼虾糜和配合饲料。幼鱼期可投喂枝角类、桡足类、鱼虾糜和配合饲料。投饵时要做到少量多次投,每天投喂5-6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