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9544.8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栋 |
主分类号: | C09K8/52 | 分类号: | C09K8/52;C09K8/7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2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作业 用水锁 伤害 解堵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助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
背景技术
油层保护是一项高度综合的系统工作,它涉及多个领域且渗透到油气工程的全部流程中。其中水锁效应是油田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水锁效应的本质是毛细管阻力和贾敏效应产生的附加压力所致。由于储层中流体流动的孔喉较小,表皮压降很大,洗井作业容易造成水锁,产能明显下降。因此降低洗井作业中的水锁效应对改善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井下用水锁伤害解堵剂,它能同时解决高温井(不大于100℃)地层的堵塞问题和水锁问题以及更好的均匀分散效果,改善效果更好。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按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为:盐酸30-50,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10-20,乙醇15-35,氯化钾5-20,十二烷基氨基丙酸10-35,三聚磷酸钠2-7。
优选:盐酸50,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20,乙醇20,氯化钾10,十二烷基氨基丙酸17,三聚磷酸钠5。
所述盐酸、乙醇、氯化钾、三聚磷酸钠、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十二烷基氨基丙酸均为工业原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在盐酸存在的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随着盐酸与地层物质反应,在十二烷基氨基丙酸的作用下,对施工井进行解堵作用。随着工作液逐渐变为中性,在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的作用下,后续的工作液更加有效的均与进入地层,使得改善面积更为广泛。本发明的一种井下作业用解堵剂还表现出良好的粘土稳定剂性能。实现了对作业井的解除堵塞和解除水锁伤害的一次进行,而且具备良好的耐温性(不大于100℃),节省施工次数,应用前景广泛。本产品具有均匀布液的特点,可施工作业液作用范围更广。具有良好的耐温性,适用于深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盐酸30Kg,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15Kg,乙醇20Kg,氯化钾10K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17Kg,三聚磷酸5Kg充分混合均匀,得到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冬季呈淡白色),PH值为6-8,密度(20℃)为1.0~1.1g/cm3。使用时用水稀释后注入即可。使用浓度一般10%~15%。用量一般按每米油层3~5方,如油井以前漏失的水量较多,解堵时要适当增加水锁解堵剂用量,解堵率%≥80。
实施例2
将盐酸40Kg,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20Kg,乙醇30Kg,氯化钾10K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17Kg,三聚磷酸钠5Kg充分混合均匀,得到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冬季呈淡白色),PH值为6-8,密度(20℃)为1.0~1.1g/cm3。使用时用水稀释后注入即可。使用浓度一般10%~15%。用量一般按每米油层3~5方,如油井以前漏失的水量较多,解堵时要适当增加水锁解堵剂用量,解堵率%≥80。
实施例3
盐酸45Kg,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15Kg,乙醇20Kg,氯化钾20K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25Kg,三聚磷酸钠7Kg充分混合均匀,得到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冬季呈淡白色),PH值为6-8,密度(20℃)为1.0~1.1g/cm3。使用时用水稀释后注入即可。使用浓度一般10%~15%。用量一般按每米油层3~5方,如油井以前漏失的水量较多,解堵时要适当增加水锁解堵剂用量,解堵率%≥80。
实施例4
盐酸45Kg,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20Kg,乙醇30Kg,氯化钾20K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25Kg,三聚磷酸钠7Kg充分混合均匀,得到井下作业用水锁伤害解堵剂。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冬季呈淡白色),PH值为6-8,密度(20℃)为1.0~1.1g/cm3。使用时用水稀释后注入即可。使用浓度一般10%~15%。用量一般按每米油层3~5方,如油井以前漏失的水量较多,解堵时要适当增加水锁解堵剂用量,解堵率%≥80。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栋,未经刘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9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页岩气新型环保压裂液
- 下一篇:一种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