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电晕漆浸渍液混料搅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6730.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玉华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32 | 分类号: | B01F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晕 浸渍 液混料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电晕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电晕漆浸渍液混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发电机用的高电阻防电晕带多为以无碱玻璃丝带、涤纶交织带等为基材,涂敷高电阻防电晕漆制成。因基材所用材料双边锁边,造成高电阻防电晕带厚度不均匀,导致电器工件包绕后表面凹凸不平,浸渍后起晕电压较低,最终产品不合格,且此种工艺功耗大,效率低,成本高。
在上述工艺过程中,防电晕漆的原料和比例是至关重要的。防电晕漆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混料,而使用常规的搅拌装置,是无法实现无死角的搅拌,很容易出现凝块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无死角搅拌的防电晕漆浸渍液混料搅拌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电晕漆浸渍液混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下方设置有脚架;所述搅拌桶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部通过传动杆伸入所述搅拌桶的内部,并与搅拌桶内部的搅拌架连接;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安装有阀门。
所述搅拌桶的上表面设置有物料入口。
所述搅拌架包括中心转轴和围绕中心转轴每间隔90°设置的旋转架。
所述旋转架包括矩形架和位于矩形架上方的两个旋转叶,所述矩形架的长度与所述搅拌桶的底面半径相同,矩形架和旋转叶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搅拌桶的侧面高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防电晕漆的原料按照配比通过物料入口倒入搅拌桶的内部,开启电机,传动杆带动搅拌架开始在搅拌桶的内部转动;由于搅拌桶为圆柱形结构,旋转架在转动时的外缘贴合搅拌桶的内部,能够对物料进行无死角的搅拌。搅拌完成后,打开物料出口的阀门,就能将防电晕漆的浸渍液放出用于生产环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方便入料和出料,对物料能够进行无死角的搅拌,杜绝了防电晕漆在搅拌过程中出现凝块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搅拌装置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搅拌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防电晕漆浸渍液混料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搅拌桶1,所述搅拌桶1的下方设置有脚架2;所述搅拌桶1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横梁3,所述横梁3上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端部通过传动杆5伸入所述搅拌桶1的内部,并与搅拌桶1内部的搅拌架连接;所述搅拌桶1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7,物料出口7安装有阀门。
此外,所述搅拌桶1的上表面设置有物料入口6。
如图2所示,所述搅拌架包括中心转轴8和围绕中心转轴每间隔90°设置的旋转架9。
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架9包括矩形架91和位于矩形架上方的两个旋转叶92,所述矩形架的长度与所述搅拌桶1的底面半径相同,矩形架和旋转叶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搅拌桶1的侧面高度。
搅拌工作时,将防电晕漆的原料按照配比通过物料入口6倒入搅拌桶1的内部,开启电机4,传动杆5带动搅拌架开始在搅拌桶1的内部转动;由于搅拌桶1为圆柱形结构,旋转架在转动时的外缘贴合搅拌桶1的内部,能够对物料进行无死角的搅拌。搅拌完成后,打开物料出口7的阀门,就能将防电晕漆的浸渍液放出用于生产环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玉华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玉华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