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6040.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翔;郑筱雯;林维朋;卢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69/40 | 分类号: | C08G69/40;C08G69/36;D01F6/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 共聚物 混合物 制造 方法 包含 纤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已详细记载于说明书中。相对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本发明所提供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具有低末端胺基含量,与一般染剂反应性低,故可达到浅染效果。此外,经由聚醚二胺寡聚物的醚基提供良好的吸放湿性,使由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制成的织物具有显著的凉感功效。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亦揭露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特别是关于一种低末端胺基含量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
背景技术
一般尼龙材料主要分为尼龙66和尼龙6。尼龙66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共聚合形成的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其中己二胺和己二酸的摩尔数比为1:1。尼龙6是由己内酰胺水解开环后聚合形成的均聚物,其中几内酰胺水解所形成的开环单体的一末端为胺基,且另一末端为羧酸基。
由尼龙66及尼龙6的结构及合成方法可知,尼龙66及尼龙6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皆约为50%。此外,在一般尼龙材料的染色过程中,由于染料大多为酸性,容易与一般尼龙材料反应,使得尼龙66及尼龙6在不改变染料的种类及浓度之下不易达到浅染的目的。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的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以改善传统尼龙材料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改善传统尼龙材料因本身化学结构的特性而在不改变染料的种类及浓度之下不易浅染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尼龙纤维可用以改善长久以来于尼龙染色上所遇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尼龙共聚物混合物。此尼龙共聚物混合物包含多个尼龙共聚物具有如下所示的通式(I):
其中,单体A为开环的内酰胺单体,且单体A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a)为100-(b+c+d)wt%;单体B为聚醚二胺寡聚物,且单体B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b)为6~12wt%;单体C为第一二酸单体,且单体C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c)为0.3~4.0wt%;单体D为第二二酸单体,且单体D在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的含量(d)为0.2~0.6wt%;以及T1及T2分别独立为羧酸基(-COOH)或胺基(-NH2),且相对于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0~40毫当量/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诸尼龙共聚物的末端胺基的总含量为15~30毫当量/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A的化学式为m为5~11的整数,*为单体A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B的化学式为其分子量为500~2500g/mol,*为单体B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C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芳香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为芳香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尼龙共聚物混合物中,单体B的摩尔数与单体C的摩尔数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单体D包含脂肪族二酸单体、芳香族二酸单体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脂肪族二酸单体的化学式为p为2~10的整数,*为脂肪族二酸单体于通式(I)中键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