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5564.8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广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77/26 | 分类号: | B65D77/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钣金件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钣金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能够用于电磁屏蔽)、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在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电脑机箱、手机、MP3中,钣金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钣金件在加工过程中,各个加工工序之间,需要用转运车进行输送。现有的转运车大多是直接在移动架上放置平板,直接将钣金件堆放在平板上进行转运。由于工件只是直接堆放在平板上,并没有什么固定措施,在车体移动过程中易掉落。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可以防止工件在转运过程中掉落,且可以根据工件堆放的高度任意调整调节杆的高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称固定在转运车上的放置板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可调组件,可调组件包括防护套筒和调节杆;
防护套筒的底部固定在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防护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锁孔,锁孔与防护套筒内腔连通,锁孔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防护套筒的另一侧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位于锁孔的正对面,定位孔与锁孔的轴心线重合;
调节杆的底端插入防护套筒内,通过锁销与防护套筒固定,调节杆的顶端设置有压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调节杆的轴向面上设置有一排通孔,各通孔的孔心在同一条轴线上,并且,各孔的轴心线均平行于定位孔的轴心线,锁销依次穿过锁孔、通孔和定位孔实现调节杆与防护套筒的固定,其中,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两端的两根调节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两端的两根调节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位于调节杆的顶部。
优选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均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防护套筒和调节杆均为矩形。
优选地,防护套筒与工件接触的一面也设置有防护垫。
优选地,防护垫为橡胶垫。
优选地,锁销包括旋转柄和依次与旋转柄连接的螺纹段和插入段,其中,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插入段的直径,螺纹段的长度小于锁孔的深度,螺纹段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插入段与螺纹段相接处设置有倾斜过渡。
本发明在转运车前进方向上的前侧固定第一固定板,后侧固定第二固定板,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用于防止工件掉落的可调组件,可调组件将工件牢牢的固定转运车顶部的放置板上,避免工件在转运过程中前、后移动、掉落。可调组件中的调节杆还可根据工件堆放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使调节杆顶部的压板与工件表面压合,防止工件滑动。本发明中还在压合面和接触面贴合防护垫,避免工件被磨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在转运过程中掉落问题,且可以根据工件堆放的高度任意调整调节杆的高度,更合理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中的可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中的锁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中的可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中的锁销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钣金件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对称固定在转运车上的放置板4上,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上均设置有安装孔8,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两端均固定有可调组件3,可调组件3包括防护套筒31和调节杆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广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巢湖广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