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6927.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蒋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身份 动态 指纹 认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网络上身份认证的主要方法为用户名和口令认证。如登陆某网站时需要先注册账号密码,注册后密码保存在网站数据库。下次登陆时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与网站后台数据库对比认证,认证成功才可以正常登陆。但这种登陆方式密码泄露导致冒充登陆等安全漏洞很多。之后又有人想到通过指纹认证的方式来进行认证,如专利201210524968.5,指纹作为应用较广身份认证方式,其安全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指纹终端识别设备的规格、质量、或标准等不同,有些终端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操作进行规避。且一旦被破解后也无法更改密码。这样就起不到指纹识别应有的安全性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实现了身份的安全认证,又可以灵活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注册时将用户的十个手指指纹全部提取出来并按照既定编号排列;
S2:将这些指纹信息存储至网站数据库中存储,具体对应数字输入,对应手指指纹由用户自己选择,只需记住指纹对应的编号即可;
S3:以指纹的方式来设置密码,分别按顺序输入,保存该密码;
S4:当登陆者在线登陆时,依次在采集终端按顺序按下设置密码所对应的指纹;
S5:网站得到登陆者的指纹信息,并将登陆者输入的用户名信息与登陆者的指纹信息及输入顺序一起发送至身份验证管理中心进行身份验证;
S6:验证通过可正常登陆,不通过则拒绝登陆;
S7:如果需要更改密码,在设置新密码时只需输入新密码的对应编号即可;
S8:新密码生效后如果用户需要登录,只需要按照新密码的顺序依次按下指纹即可。
具体地,所述方法采用指纹认证与传统密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地,所述方法需要采集多个手指指纹并编号。
具体地,所述方法设置密码时只需设置数字。
具体地,所述方法在登陆时只需按顺序采集密码对应的指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实现了身份的安全认证,又可以灵活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给的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注册时将用户的十个手指指纹全部提取出来并按照既定编号排列;
S2:将这些指纹信息存储至网站数据库中存储,具体对应数字输入,对应手指指纹由用户自己选择,只需记住指纹对应的编号即可;
S3:以指纹的方式来设置密码,分别按顺序输入,保存该密码;
S4:当登陆者在线登陆时,依次在采集终端按顺序按下设置密码所对应的指纹;
S5:网站得到登陆者的指纹信息,并将登陆者输入的用户名信息与登陆者的指纹信息及输入顺序一起发送至身份验证管理中心进行身份验证;
S6:验证通过可正常登陆,不通过则拒绝登陆;
S7:如果需要更改密码,在设置新密码时只需输入新密码的对应编号即可;
S8:新密码生效后如果用户需要登录,只需要按照新密码的顺序依次按下指纹即可。
具体地,所述方法采用指纹认证与传统密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地,所述方法需要采集多个手指指纹并编号。
具体地,所述方法设置密码时只需设置数字。
具体地,所述方法在登陆时只需按顺序采集密码对应的指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身份的动态指纹认证方法,实现了身份的安全认证,又可以灵活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联系人的应用操作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上网行为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