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声器和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6396.0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尹红光;申路军;刘冲;顾瑞斌;刘康;陈永卫;杨鹏敏;刘凤青;牛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用于 吸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声器和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发展,私家车进入大众家庭,顾客对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及故障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市场油品硫含量较高,消声器内积水的酸性较高,对消声器材质形成很强的腐蚀,售后市场因消声器锈蚀造成的消声器功能失效或产生异响而导致抱怨的案例逐渐增多,造成车辆品牌影响力的降低,品牌价值优势的降低。
相关技术对消声器内部的积水设计排水结构排出,但是排水效果与发动机转速有直接关系,当发动机熄火后,排水结构不起作用,冷凝水开始腐蚀消声器材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消声器,以减小消声器内的积水对消声器的腐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吸水罐,所述吸水罐设在所述消声器主体内,且所述吸水罐内填充有吸水介质;吸水线,所述吸水线的一端与所述吸水罐相连并与所述吸水罐内的吸水介质接触,所述吸水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消声器主体内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罐的壁上形成有蒸发孔,且所述蒸发孔形成在所述消声器主体的出气通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器主体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中任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吸水罐固设在所述进气管的周壁上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外侧,所述吸水罐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且所述吸水线的自由端延伸到所述壳体内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罐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相对,且所述吸水罐的与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相对部分的壁上间隔布置有多个蒸发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罐呈回转体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线包括耐腐蚀钢丝网,所述耐腐蚀钢丝网被构造成管状,且呈管状的所述耐腐蚀钢丝网内填充有吸水介质,所述钢丝网内填充的吸水介质与所述吸水罐内填充的吸水介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介质为高分子吸水树脂。
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消声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消声器,通过设置吸水罐和吸水线,可以极大地减少消声器内的水份,从而减小积水对消声器的腐蚀等,不仅可以提高消声器的消声效果,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增加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以减少积水降低腐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包括:吸水罐,所述吸水罐内填充有吸水介质;吸水线,所述吸水线的一端与所述吸水罐相连并与所述吸水罐内的吸水介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罐的壁上形成有蒸发孔。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线包括耐腐蚀钢丝网,所述耐腐蚀钢丝网被构造成管状,且呈管状的所述耐腐蚀钢丝网内填充有吸水介质,所述钢丝网内填充的吸水介质与所述吸水罐内填充的吸水介质接触。
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通过设置吸水罐和吸水线,可以将水份吸收到吸水罐内,在将该吸水组件应用于消声器时,可以极大地减少消声器内的水份,从而减小积水对消声器的腐蚀等,可以极大地增加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的局部仰视图。
图3为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消声器的局部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消声器的吸水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消声器,1-消声器主体,2-吸水罐,3-吸水线,201-蒸发孔,11-壳体,12-进气管,13-出气管,31-耐腐蚀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消声器100。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声器100,包括:消声器主体1、吸水罐2和吸水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