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接口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6300.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祝平;方志宏;毛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电路板固定连接的双接口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性连接器件,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广为应用,尤其在消费性电子领域中,电连接器是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个人电脑主板上的各类电连接器接口、手机上的各类接口等。电连接器需要与对接的连接件(如对接电连接器或电路板或线缆)进行电性连接,以实现电性传输。目前大多数电连接器只能与单一种类的对接件连接,因此功能比较单一,例如,USB插座只能插接USB插头,不同种类的电连接器之间不能相互插接,由于电路板上电连接器种类繁多,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但电路板的空间又非常有限,这就要求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必须非常精巧,并且超多功能方向发展,以节省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接口电连接器,以改善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接口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第一遮蔽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一第一对接腔及位于第一对接腔内的第一舌板部,所述第一舌板部上下两侧设有若干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第一舌板部内设有一第二对接腔、贴靠于第二对接腔内腔壁上的第二遮蔽壳体及位于第二遮蔽壳体内侧的第二舌板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腔设有一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腔设有一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二对接口共同形成一“回”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舌板部位于所述第一对接腔的中央位置,且所述第一对接口呈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接口呈狭长型,其两端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舌板部延伸入所述第二对接腔内用于与一Type C型USB连接器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遮蔽壳体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平板部及连接平板部两端的一对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贴靠于所述第二对接腔两端的内腔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舌板部呈板状并设有一与所述绝缘本体组装配合的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遮蔽壳体外侧的第一端子组及位于第二遮蔽壳体内侧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舌板部上、下两侧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以及介于所述上、下排端子之间的金属隔离板。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隔离板延伸入所述第二舌板部内。
本发明所述双接口电连接器通过在第一舌板部上内设一第二舌板部及第二对接腔,从而形成两个对接口,可用于同时或单独对接两个不同类型的电连接器,将两种功能整合至一个电连接器内,使用户使用更为方便,也能有效降低成本及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双接口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双接口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接口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环绕包覆于绝缘本体10外围的第一遮蔽壳体20、位于所述第一遮蔽壳体20内的第二遮蔽壳体30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组40。
所述绝缘本体10呈矩形,并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壁11和下壁12、连接上壁11和下壁12的端壁13、位于端壁13和上、下壁12内侧的第一对接腔14、以及位于第一对接腔14内的矩形第一舌板部15。所述上壁11的表面设有一对相互平行且贯通至所述第一对接腔14的开槽16。所述第一对接腔14由所述上壁11、下壁12、端壁13共同构成,用于供一种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插入,且所述第一对接腔14设有一矩形的第一对接口141。所述矩形第一舌板部15位于所述第一对接腔14的中央位置,其上下两侧用于设置导电端子,且所述第一舌板部15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一第二对接腔17,用于供另一种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插入,且所述第二对接腔17两端设有弧形的内腔壁并设有一第二对接口171,另外,所述第二对接腔17内还设有第二舌板部18,所述第二舌板部18呈板状且沿水平方向由后向前组装入所述第二对接腔17内,并设有一与所述绝缘本体配合的安装部18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对接口141与所述第二对接口171共同形成一“回”字型结构,所述第二对接口171呈狭长型,其两端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瓜果保水剂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作物耐寒性的制剂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