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电收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95611.5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波;曾俊;王家勇;金海陆;蒋小献;李正武;余才文;陈祖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光微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电 收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收发器。
背景技术
无线电收发器能够在远程位置之间收发数据,比如,通过无线电将数据音频数据包从无线麦克风流式传输到公共广播系统,双向无线电允许对每个数据包发送确认信息,从而提高可靠性,由于无线电信号带宽有限,因此,在不同频率信道并行操作多个无线电,从而使得两个设备之间发送比在单一信道上可靠容纳的更多的数据信息。
但是,由于一个设备上的多个无线电收发器通常定位成彼此紧密靠近,将导致来自无线电收发器发送会干涉到同一设备上的相同时刻的接收,由于在邻近频段之间存在有泄露,即使两个无线电在不同的频带上工作,也会相互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无线电收发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一个设备上的多个无线电收发器通常定位成彼此紧密靠近,将导致来自无线电收发器发送会干涉到同一设备上的相同时刻的接收,由于在邻近频段之间存在有泄露,即使两个无线电在不同的频带上工作,也会相互影响,实现了能够协调多个无线电音频接收器的传输,也减少了相互之间接收信号的干扰,从而提供更好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收发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能够与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电收发器进行通信,包括:耦合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可调节组件;
当接收连接到同一晶体振荡器的另一无线电收发器的同步信号时,根据同步信号,使得当另一无线电收发器处于接收状态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无数据信号发送。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可调节组件包括开关电容器组。
进一步地,设置于同一设备上的无线电收发器都是周期性地从发送状态切换到接收状态,当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处于发送状态时,能够发送数据信息,当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处于接收状态时,能够接收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一种无线电收发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能够与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电收发器进行通信,包括:耦合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可调节组件;当接收连接到同一晶体振荡器的另一无线电收发器的同步信号时,根据同步信号,使得当另一无线电收发器处于接收状态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无数据信号发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一个设备上的多个无线电收发器通常定位成彼此紧密靠近,将导致来自无线电收发器发送会干涉到同一设备上的相同时刻的接收,由于在邻近频段之间存在有泄露,即使两个无线电在不同的频带上工作,也会相互影响,实现了能够协调多个无线电音频接收器的传输,也减少了相互之间接收信号的干扰,从而提供更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电收发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无线电收发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个设备上的多个无线电收发器通常定位成彼此紧密靠近,将导致来自无线电收发器发送会干涉到同一设备上的相同时刻的接收,由于在邻近频段之间存在有泄露,即使两个无线电在不同的频带上工作,也会相互影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能够有效避免同一设备上接收无线电之间的相互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电收发器,下面以无线麦克风设备通过无线电连接到远程公共广播系统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无线麦克风设备包括第一无线电音频发射器101和第二无线电音频发射器102,该远程公共广播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电音频接收器103和第二无线电音频接收器104。公共晶体振荡器105同时为第一无线电音频接收器103和第二无线电音频接收器104提供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特别用于调节调速轮,该调速轮以该晶体振荡器的固定频率运行。
耦合在每个信号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可调节组件106,其中,至少一个可调节组件106包括开关电容器组。随着无线电音频接收器接收的信号的改变,电容也必须改变以避免较大的失配,提供最高接收信号的电容器或电容器组中的电容器的组合应当被选择用于接收该射频的信号。
上述从电容器组中选择合适的电容用于接收特性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从而避免在制造无线电音频接收机推导天线偏移量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光微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新光微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