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变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4340.1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0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乃鹏;谭光韧;张明;王金泉;相龙阳;宋峰;苑令华;杨杰;边茂洲;郭冠楠;刘孟芸;蔡卓剑;郑晟;顾诚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东方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44 | 分类号: | H02M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变频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相变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驱动多相感应电机的高压变频器中通常设置有多相变压器,多相变压器将输入的高压电源转换为多相低压电源,各相低压电源各自对应多相感应电机的一个定子绕组,高压变频器对对各相低压电源进行整流、逆变处理后输出至多相感应电机的定子绕组,以实现对多相感应电机进行供电。
但是,多相感应电机电机的相数越多,高压变频器内的输入变压器的设计越复杂,体积越大,成本越高。
因此,如何减小高压变频器的体积,降低高压变频器的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相变频器,以达到减小高压变频器的体积,降低高压变频器的成本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相变频器,包括:整流部分、逆变部分和主控制器,所述逆变部分包括n个逆变模块,每个逆变模块包括m个逆变单元,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为正整数,m与n的乘积等于所述多相变频器所驱动的多相感应电机的相数,所述逆变部分和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所述整流部分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
所述整流部分的正极性输出端子与逆变模块(S1)的正极性端子相连;
逆变模块(Si)的正极性端子与逆变模块(Si-1)的负极性端子相连,所述逆变模块(Si)的负极性端子与逆变模块(Si+1)的正极性端子相连,所述i={2,…,n-1};
逆变模块(Sn)的负极性端子与所述整流部分的负极性输出端子相连;
当m大于1时,同一个逆变模块中的m个逆变单元并联连接;
逆变单元与所述多相感应电机中的定子绕组一一对应,其中,逆变单元(Ij)的第一输出端与多相感应电机的第j相定子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逆变单元(Ij)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j相定子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所述j={1,…,m*n}。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逆变单元包括:直流平波电容、单相全桥和单元控制板,所述单相全桥包括4个IGBT,分别为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三IGBT和第四IGBT,每个IGBT均携带有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IGBT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IGBT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IGBT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IGBT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IGBT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IGBT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IGBT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IGBT的发射极相连;
所述直流平波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正极性端子相连,所述直流平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负极性端子相连;
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三IGBT的集电极公共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正极性端子相连,所述第二IGBT和所述第四IGBT的发射极公共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负极性端子相连;
所述第一IGBT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IGBT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作为所述逆变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IGBT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IGBT的集电极的公共端作为所述逆变单元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单元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三IGBT和第四IGBT相连。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当m=1时,所述逆变单元还包括:
开关;
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正极性端子相连,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负极性端子相连。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开关具体为:
晶闸管。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开关具体为: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开关具体为刀闸开关。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逆变单元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单元控制板供电的电源板;
所述电源板的正极性输入端子与所述逆变单元的正极性端子相连接,所述电源板的负极性输入端子与所述逆变单元的负极性端子相连接,所述电源板的输出端与所述单元控制板相连接。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逆变单元还包括:
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电流。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整流部分具体为不控整流部分。
上述多相变频器,优选的,所述整流部分具体为可控整流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东方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兖州东方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