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和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4090.1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津;张占柱;胡立峰;朱振兴;侯栓弟;王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油 浆态床 加氢 装置 应用 方法 | ||
1.一种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包括第一浆态床反应器、与第一浆 态床反应器连通的第一分离单元,与第一分离单元出料连通的第二浆态床 反应器,和与第二浆态床反应器连通的第二分离单元;所述的第一、第二 浆态床反应器包括上升管(1)和下降管(8),所述的下降管(8)内设置 分隔板(10),所述的分隔板(10)将下降管内空间分成上下相通、中部分 隔的两部分,上升管(1)的上部和下降管(8)的两部分空间的一侧经上 连接管(7)连通,上升管(1)的下部和下降管(8)的底部经下连接管(15) 相连通,所述的下降管(8)两部分空间的另一侧设置产物出口,所述的上 升管(1)底部设置原料进口,所述的上升管(1)和下降管(8)顶部分别 设置气体出口。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原料进口处设置流体分布器(4),流体分布器(4)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升管 (1)与下降管(8)相连接的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2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流体分布器(4)的开孔方向朝下。
4.按照权利要求1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升管(1)的上部设置除沫器(6),所述的除沫器(6)的水平位置高于 上升管(1)内的气液主相界面。
5.按照权利要求1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升管(1)与下降管(8)直径比为0.5~20:1,所述的上连接管(7)与 下降管(8)的直径比为0.01~0.9:1,所述的下连接管(11)与下降管(8) 的直径比为0.01~0.9:1。
6.按照权利要求5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升管(1)与下降管(8)直径比为1~10:1。
7.按照权利要求5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连接管(7)与下降管(8)的直径比为0.1~0.5:1,所述的下连接管(11) 与下降管(8)的直径比为0.1~0.5:1。
8.按照权利要求1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升管(1)的底部设置浆液排出口(3)。
9.按照权利要求1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分离单元为热高压分离罐,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的重馏分出料连通第 二浆态床反应器,所述的第二分离单元为萃取塔。
10.一种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 中任一种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重油、粉末状加氢裂化催化剂和氢气由原料进口进入第一浆态床 反应器中,在加氢裂化反应条件下,重油中易转化组分进行临氢裂化反应;
(2)在第一分离单元中,来自第一浆态床的反应产物分离为沸点< 430℃的轻馏分和重馏分浆液;
(3)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来自步骤(2)的重馏分浆液在第二浆态 床反应器中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实现重油中难转化组分的转化;
(4)在第二分离单元中,来自步骤(3)的反应产物再次分离出沸点 <430℃的轻馏分,其余的重馏分浆液按比例分别循环回第一、第二浆态床 反应器,少量重馏分外甩。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 浆态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380~470℃,反应压力为9~22MPa,液时空速 为0.5~2.0h-1,氢气对第一反应器进料体积比为700~1800:1,第一反应器 中的催化剂浓度以金属含量计为50~15000ppm;第二浆态床反应器反应温 度为360~470℃;压力为11~30MPa;液时空速为0.05~2.2h-1;氢气对第二 反应器进料体积比为700~3000:1;其中第二浆态床反应器反应温度比第 一反应器低0~50℃,反应压力高1.0~10MPa。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两段重油浆态床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 反应器中的催化剂浓度以金属含量计为100~100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0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重/渣油加工的组合工艺